火烧淀
在今河北文安县东。《元史·河渠志一》“河间河”条:“黄龙港, 自锁井口开凿,至文安县玳瑁口,以通泺水,经火烧淀,转流入海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文安县:火烧淀在“县东二十五里。广四十余亩。县境有石沟、折河、急河三水皆聚流于此,东入卫河,达于直沽”。今已堙废。
在今河北文安县东。《元史·河渠志一》“河间河”条:“黄龙港, 自锁井口开凿,至文安县玳瑁口,以通泺水,经火烧淀,转流入海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文安县:火烧淀在“县东二十五里。广四十余亩。县境有石沟、折河、急河三水皆聚流于此,东入卫河,达于直沽”。今已堙废。
明永乐九年(1411)筑。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怀仁堡“在大同县西南八十里, 周三百五十五丈八尺,濠深一丈七尺”。明永乐九年(1411年)置,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南。属大同府。清因之
唐乾宁四年(897)升华州置,治所在郑县(今陕西华县)。光化元年(898)复为华州。唐乾宁四年(897年)升华州置,治郑县(今陕西华县)。辖境同华州。光化元年(898年)复为华州。
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常胜街西侧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(540),原名净观寺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改称解慧寺。唐乾宁五年(898)重修,改称开元寺。现寺已毁,仅存砖塔和钟楼各一座。开元寺塔原名须弥塔,
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南岸葛沽镇。乾隆《天津县志》卷9:“丰财场在葛沽。”盛产海盐。清设盐使于此。
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麻豆镇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 ·建国纪》: 南明弘光元年 (1645),“台湾领事集归化土番之长老,设评议会,“其时归化番社中有 “蔴荳社”。清康熙间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卷1作 “麻豆
即邹口。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黄河渡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,王彦章攻马家口城,帝自杨刘引军赴救,“彦章解围,退保邹家口。……七月, 丁未,帝引兵循河而南, 彦章等弃邹家口,复趋杨刘”。
北魏永安中置,属建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。北齐废。
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七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:竹薄沙“即南沙尽处。外为大洋,内为内海,其西南与松江高家嘴相对,为内海之南门。……《海防考》:竹薄沙为吴淞之屏蔽,外为羊山,为陈钱,皆倭寇
北宋宣和二年(1120)改龙冈县置,为信德府治。治所即今河北邢台市。金为邢州治。元为顺德路治。明为顺德府治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西南部。属邢台市。面积 1983 平方千米
一名卜魁。又名奇察哈哩。清康熙三十年(1691)筑,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“齐齐哈尔城取嫩江北达呼哩等所居之庄为名。”达斡尔语“齐齐哈尔”意为“边地”。康熙三十七年(169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