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光寺

灵光寺

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东麓。是八大处中第二处。创建于唐大历年间。初名龙泉寺。辽咸雍七年(1071)增建招仙塔。金大定二年(1162)重修,改名觉山寺。明成化十四年(1478)再修,改名灵光寺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毁。在清理瓦砾过程中,从塔基处发现一石函, 函内有一沉香木匣,匣内有“佛牙”一颗, 匣上记有“释迦佛灵牙舍利”和“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”字样。1958年中国佛教协会为长期安放这件佛教遗物,在灵光寺北院内新建了一座八角十三层檐的佛牙舍利塔。


本名圣寿寺。在广东省梅州市东南40千米的阴那山麓。相传唐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来此开山建茅寮,他死后人们在此建寺。明洪武十八年(1385年)扩建后改今名。现存殿堂为明清及以后建筑,其中最大的佛殿(又名波罗殿),重檐歇山顶,面阔3间,进深7间,殿中央有螺旋形斗八藻井,俗称波罗顶,结构巧妙。寺内香火盛时,寺外仍看不到一丝烟缕;殿后古木参天,殿顶亦不留一片落叶,是建筑科学艺术上一项创造。寺前有古柏两株,一荣一枯。传说是开山祖师潘了拳所植。寺周阴那山峰顶尖削如五指,称五指峰。登高远眺,尽处可见梅江、汀江、梅潭河三水汇流,左右有香炉、白虎二峰,山影潭光,上下辉映,引人入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七鸦浦

    又名七丫浦、七浦。即今江苏太仓市北七浦塘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:七鸦浦,“《志》云:娄江别一支, 自昆山西至和塘而北,合常熟、昆承及阳城、巴城诸川泽,汇流为七浦塘。经州西三十里直塘市,又东北十里为

  • 蒙彭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秀山郡。在今越南莱州省北部勐崩。

  • 天津县

    清雍正九年(1731)置,为天津府治。治所即今天津市。位当海河水系交通总会,为南粮北运入京咽喉及长芦盐运销中心。咸丰十年(1860)以后,随着沿海对外贸易发达,渐为华北最大商港。咸丰时曾置三口通商大臣

  • 南诏

    原名蒙舍诏,为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,治图城 (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)。《旧唐书·南诏传》: “蛮谓王为诏。” 唐樊绰《蛮书》 卷3: “蒙舍,一诏也。居

  • 半截山

    在今吉林梅河口市山城镇东南二十四里柳河左岸。有金女真摩岩石刻。东侧竖刻女真字约二十三字,汉字“大金太祖大破辽军于节山息马立石”。西侧石刻记述金太祖收国二年(1116)在番安几必罕设立谋安事,系大定七年

  • 相县

    ①秦置,为泗水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。西汉属沛郡。东汉属沛国。北齐废。②北魏延昌中侨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境。北齐废。③南朝梁侨置 (一说北魏置),属北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霍

  • 三溪铺

    即今四川武胜县东北三溪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定远县:三溪铺“在县北六十里”。

  • 白沔峡

    在今陕西西乡县东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一》:白沔峡“一名白面峡。汉水所经”。魏源《圣武记》卷10:嘉庆七年(1802)“贼(指白莲教徒)已改趋白沔峡,夜渡汉北,官军仅追歼其后队二百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三畔镇

    在今广西上林县西北三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味江

    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味江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73永康军青城县: 味江水 “源出青城县西长乐山下,江中有大石高数丈,号大坎; 又有小石在下,亦高数丈为小坎。水激其上,声汹涌闻于数里,其水东流。古老传云: 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