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碧堂
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7归德府: 照碧堂 “在府旧南城上。宋建南都,作于城上,以临南湖,故名”。
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7归德府: 照碧堂 “在府旧南城上。宋建南都,作于城上,以临南湖,故名”。
在今湖北石首市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大江右径石首山北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64江陵府:石首山“《元和郡县志》:在石首县北江中有石孤立,为北山之首,因名”。在湖北省石首市绣林镇西北、长江南岸。东北与绣林山
①《尚书·禹贡》 扬州:“三江既入,震泽底定。”《周礼·职方》 扬州: “其川三江。”汉以后各家解释不一:(1)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以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为南江,安徽芜湖市至江苏宜兴市间长江通太湖的青弋
①隋仁寿四年 (604) 置,治所在蒙山县(今四川雅安市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2雅州: “因州境雅安山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临邛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改雅州。治所严道县 (今雅安
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大安山。以在安山下,故名。明、清时为安山闸,系运河中枢总汇之地。(1)在河北省昌黎县北部。面积80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山,人口 3120。因镇北安山得名
①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冠县东南。武帝封卫青子登为侯邑。后为县。三国魏属阳平郡。北齐废。②南朝宋置,属东安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二十里古城庄。南齐废。
即今安徽和县西南五显乡。清光绪《直隶和州志》卷4:五显集在“州西南六十里”。
安抚司 北宋大观二年(1108) 置,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。元改置都云军民府。
①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北五十里。今名尖山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迁安县:尖山“群峰攒列,顶有石砦,环以二泉。其南有赤岭,有泉出焉,亦曰赤崖泉,即沙河之源也”。②在今山西右玉县威远堡镇以西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
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北加玉桥。是横跨怒江的桥梁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3: “洛隆宗在类伍齐西南,其地有嘉裕桥。” 藏语意为右脚桥。古为川藏往来要津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荆州置,治所在江陵县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荆门市以南,石首市以北,枝江县以东,潜江市以西地区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荆州。唐天宝初改荆州置,治江陵县(今属湖北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