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牛首山

牛首山

①一作牛头山。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牛首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上元县:牛首山“本名牛头山,有二峰,东西相对”。世传晋室欲立阙,丞相王导指牛头山为天阙,故又名天阙山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),金兀术趋建康(今南京),岳飞设伏牛头山以待之,即此。

②在今湖南攸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攸县:“牛首山在县东二里,攸水经其下。”

③在今陕西户县西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牛首之山“劳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潏水”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绕黄山而款牛首”。《元和志》卷2鄠县:牛首山“在县西南二十三里,南接终南,在上林苑中”。


(1)古称仙窟山、天阙山、牛头山。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及江宁区境内。以双峰角立形如牛首得名。一般海拔100米,主峰东峰海拔242米。由石英砂岩组成。中国佛教禅宗支派牛头禅的发源地。南宋初岳飞曾在此大败金兵,破金古垒尚存。有六朝古寺遗址、唐代古塔及部分石窟造像,寺塔周围有文殊洞、罗汉泉、白云梯等景点。西南麓有郑和墓。(2)古称牛头山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和中宁县交界处。略呈西北—东南走向。西部武英、文华二峰(俗称大、小西天)南北对峙,形似牛角得名。山体西陡东缓。主峰武英山,海拔1781.5米。黄河傍西麓北上,切穿西北端,形成青铜峡。景色秀丽。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百零八塔,山中有东寺和西寺两大寺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普雄村

    在今四川越西县东普雄河岸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 同治年间,越嶲彝民起事,周达武率兵镇压,“进驻保安,攻降浴马里、阿波落、跑马坪、燕麦厂,遂克普雄石城”。

  • 武冈县

    三国吴宝鼎元年 (266) 改都梁县置,属昭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市西南 一里。《水经·资水注》: “县左右二冈对峙,重阻齐秀,间可二里,旧传后汉伐五溪蛮,蛮保此冈,故曰武冈,县即其称焉。” 西晋属邵

  • 范水寨

    亦作汜水寨。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南汜水镇。《元史·石普传》: 至正末,张士诚义军据高邮,石普率官军进击,“普行次范水寨,日未夕,普令军中具食,夜漏三刻,下令衔枚趋宝应”。

  • 元玉山

    即偰山。在今云南凤庆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顺宁府:“元玉山在府西南(当作北)十五里。一名契山。重冈叠��,苍翠如画。”

  • 八陉

    即太行八陉。由太行山天然峡谷开辟成陉道,历来为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的交通要隘。宋王应麟《小学绀珠》卷2:“太行八陉:轵关陉(在今河南济源市)、太行陉(在今河南沁阳市)、白径陉(在今河南辉市)、滏口陉(在今

  • 石砫山

   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石砫宣慰司:“东有石砫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石砫厅》:石砫山“在厅东一百二十里,与湖北中路司接界”。

  • 大小涧埠

    在今广东德庆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德庆州:大小涧阜“在州东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群峰营

    在今广西蒙山县北四十里群峰山下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永安州: 群峰营 “在州北群峰山下,有巡司。《志》 云: 洪武中置司于峡口堡北,后迁于杜莫砦。万历中迁于州东北之猫儿堡”。

  • 新泾

    亦名新泾浦。即今上海市西新泾港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 南宋乾道六年 (1170),命浙西转运使刘敏士等 “于新泾塘置闸堰,以捍海潮”。七年,秀州守邱崈移堰于运渎。即此。

  • 罗东堡

    即台湾宜兰县东南罗东镇。清末 《台湾地舆总图》 宜兰县舆地说略: “东南二十里曰罗东,旧设巡检,已裁。” 清光绪二十一年 (1895) 日本侵占台湾后,曾发生抗暴斗争。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罗东镇。为太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