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又作黎。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郓城县西三十四里陈坡。《毛诗·邶风 ·式微》 序: “黎侯寓于卫。” 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一年 (前484),卫大叔疾 “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寘于犁”,即此。


古邑名。(1)又称犁丘、隰。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济阳县西。《左传》哀公十年(前485年),晋赵鞅攻齐,“取犁及辕”;二十三年,晋荀瑶伐齐,“战于犁丘,齐师败绩”,均即此。二十七年,齐救郑将伐晋,陈成子召颜涿聚之子晋曰:“隰之役,而父死焉。”即此。(2)春秋卫邑。在今山东省郓城县西。《左传》哀公十一年(前484年),卫大叔“疾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寘于犁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坤都伦河

    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之纳林河。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: “牧地跨昆都伦河。” 补注: “ 《会典图说》: 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在居延海,无巨川,惟坤都伦河自甘肃肃州北流,经额济纳

  • 和顺设治局

    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,驻茶郎寺 (在今青海玛多县东南)。1946年裁撤。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,治今青海省玛多县东南茶郎寺。1946年撤销。

  • 宣文堂

    北魏平城宫殿堂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 载: 太和十二年 (488) 九月,“起宣文堂、经武殿”。太和十七年 (493),“三月戊戌,改作后宫,帝幸永兴园,徙御宣文堂”。

  • 板桥场

    ①即今四川永川市北板桥镇。清道光 《铜梁县志》 卷2: 板桥场 “在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②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北板桥子乡。清道光 《蓬溪县志》 卷2: 板桥场在 “县北二十里……通省城大道”。

  • 东和州

    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永和县(今山西永和县)。辖境相当山西永和县地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唐武德三年(619年)置,治永和县(今属山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永和县一带。贞观元年(627年)省。

  • 明圣湖

    一名金牛湖。即今浙江杭州市之西湖。一说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郊定山以南。早已湮没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 引 《钱唐记》 云: “县南江侧有明圣湖。” 唐 《初学记》 引刘道真 《钱唐记》: “明圣湖在县南。

  • 白崖堡

    在今甘肃清水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义熙六年(410),夏赫连勃勃“寇陇右,破白崖堡,遂趣清水”。在今甘肃省清水县西。东晋义熙六年(410年),十六国夏赫连勃勃寇陇右,破白崖堡,即此。

  • 临池泽

    即今云南永胜县西南程海。从汉至南朝称临池泽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姑复县: “临池泽在南。” 《水经·掩水注》: “掩水径 (姑复) 县之临池泽。”

  • 多逻斯川

    又名曳咥河。即今新疆北部,流入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境之额尔齐斯河。《旧唐书·突厥·阿史那贺鲁传》:“咄陆可汗乃立贺鲁为叶护,……居于多逻斯川。”即“曳咥河”。

  • 总州

    唐置。在今四川筠连县西南与云南接界处。后废。唐咸亨三年(672年)置,治浮萍县(今云南盐津县南),属黔州都督府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盐津县一带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