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犍为郡

犍为郡

①又作楗为郡。西汉建元六年 (前135)分广汉郡南部及夜郎国地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鄨县(今贵州遵义市西)。元光五年 (前130) 移治南广(今四川筠连县境),始元元年 (前86) 移治僰道县(今四川宜宾市西南)。东汉永初元年 (107) 又移治武阳县 (今四川彭山县东)。辖境初时较大,有今四川简阳、彭山等县以南、广西北部及贵州大部。元鼎六年 (前111) 平且兰后,辖境缩小,以今广西西北部、云南东部部分地区和贵州地区置牂柯郡。东汉永初初年又分西南境置犍为属国。南齐复治僰道县。南朝梁废。

②西魏于汉江原县地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僰道县(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场东)。北周时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、新津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

③大业初改戎州置,治所在僰道县 (今四川宜宾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溪、宜宾、犍为以南及大凉山、金沙江以东的云南东北角地区。唐初复为戎州。

④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嘉州置,治所在龙游县(今四川乐山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山、峨眉山、夹江、峨边、犍为、沐川、马边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 复为嘉州。


犍,又作楗。西汉建元六年(前135年)唐蒙通夜郎后分广汉郡南部合夜郎国地置。治鄨县(今贵州省遵义市西)。元光五年(前130年)移治南广(今四川筠连县境)。始元元年(前86年)移治僰道(今四川宜宾市西南,隋移今市)。辖境为今四川省简阳、彭山等县以南,云南省东部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及贵州省大部。元鼎六年(前111年)平且兰,析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、云南省东部部分地区和贵州地区置牂柯郡。东汉永初元年(107年)又分西南境置犍为属国,并移治武阳县(今四川彭山县东)。南朝齐复治僰道。汉至南朝齐属益州。梁废。隋大业时又曾改戎州为犍为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川土司

    即大小金川土司合称。辖地在今四川小金、金川二县境。小金川 卜儿吉细于清顺治七年 (1650) 归诚,授职。大金川土舍莎罗奔于康熙六十一年 (1722) 归诚,雍正元年 (1723) 授安抚司。乾隆 《

  • 分枝岭

    一名大关岭。即今福建尤溪县南大官岭。《寰宇记》卷100南剑州尤溪县:分枝岭,“按《县图》云,南至泉州德化县尤岭为界,岭上有分枝树,其树一枝向南,一枝向北, 以树枝分二州之界”,故名。

  • 洪济梁

    一作洪济桥。在今青海贵南县北黄河上。唐置金天军于此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 “河之上流,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,水益狭,春可涉,秋夏乃胜舟。”又作洪济桥。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黄河上。唐时于此置金天军。《新唐

  • 走马塍寨

    南宋置,在今江西吉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:走马塍寨“在府南方山之麓。宋隆兴二年,以境内多盗奏置今寨,寻升为巡司,后废”。

  • 盛唐山

    即武陟山。在今安徽六安市西三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29: 六安县 “西二十五里有盛唐山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安徽省桐城市南。西汉元封五年(前106年),汉武帝南巡,狩猎于此。

  • 老大鹏汛

    清置,属大鹏营。在今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半岛南沙岗。有外委千总驻防。

  • 柘林镇

    ①唐置,为军镇,属嘉州。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七十里沙湾镇。②即今上海市奉贤县南十八里柘林镇。镇西旧有柘林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华亭县: 柘林镇 “地连柘山,与青村所、金山卫相应援。嘉靖三十四年,

  • 明光殿

    ①汉长安桂宫中的宫殿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遗址。《汉书· 武五子传》: 燕王旦 “因迎后姬诸夫人之明光殿,王曰: ‘老虏曹为事当族!’ 欲自杀”。即此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2引 《关辅记》: “桂宫

  • 斜口水

    即今江西上高县西南之南港河。《舆地广记》 卷25瑞州: 上高县有斜口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瑞州府上高县: 斜口水 “在县西十里。源发蒙山,入于蜀江”。

  • 咘卑水

    即咘毕水。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都结州: 咘卑水 “在州治 (今都结乡)南。流入结伦州界。《志》 云: 涧水出州境山中,西南流入结安州。即堰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