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石岩
在今江西龙南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龙南县:玉石岩在“县北五里。有石莹如白玉。山半有洞,广数十丈。宋太宗赐书百二十卷,邑人依岩阁藏之。旁有巨人迹,下有王迹寺。治平间赐额曰普和,此为上岩。岩后层层深入,登高台有大窦通天,亦谓之通天岩,空阔明爽。正德十二年,督臣王守仁平龙川湫(浰)寇,班师作《平南记》,刻于洞壁,此谓下岩。下岩之后有洞六七,视二岩尤胜”。
在今江西龙南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龙南县:玉石岩在“县北五里。有石莹如白玉。山半有洞,广数十丈。宋太宗赐书百二十卷,邑人依岩阁藏之。旁有巨人迹,下有王迹寺。治平间赐额曰普和,此为上岩。岩后层层深入,登高台有大窦通天,亦谓之通天岩,空阔明爽。正德十二年,督臣王守仁平龙川湫(浰)寇,班师作《平南记》,刻于洞壁,此谓下岩。下岩之后有洞六七,视二岩尤胜”。
元置,治所即今云南镇远县。明建文四年(1402)改名镇原州。
明置,属宁夏卫。即今宁夏灵武县西河忠堡。旧在黄河中,后因河道变迁,与东岸相接。
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芒允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9干崖宣抚司 “雷弄” 条引 《滇纪》: “司有蛮洒冈,旧为同知刘氏所居,其雷弄洞则经历廖氏所居,后即其地为回龙营。又知事管氏居猛语冈,三姓皆华人,以功授。
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 襄公十七年 (前556),“齐侯伐我北鄙,围桃”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 “水出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。春秋昭公七年,谢息纳季孙之言,以孟氏成邑与晋而迁于桃。杜预
明洪武九年 (1376) 降钦州置,属廉州府。治所即今广西钦州市。十四 (1381) 复为钦州。1912年改钦州复置钦县,为广东钦廉道治。治所即今广西钦州市。1928年直属广东省。1952年划归广西省
即今湖北十堰市。清属郧县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神定河“源出(郧)县南六十里十堰店”。1967年置十堰办事处, 1970年改设十堰市。
在今四川荣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0荣州: 荣黎山 “在州东十五里。即云慈禅院。高五里许,上有山神祠、五龙池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嘉定府一》: 荣黎山“亦名舞龙山,与荣德对峙,山腹有龙洞二”。
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以契丹部落置,属营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南一百二十里黄土坑古城。统辖契丹 “潢水之南,黄龙之北”地。相当今辽河上游,西拉木伦河 (即潢水)、老哈河一带。上元后废。唐
又名高禅山。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三里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太初元年 (前104), “䄠高里”。注: “伏俨曰: 山名。在泰山下。”古山名。又称亭禅山。在今山东省泰安市西南。西汉太初元年(
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6永州: 福田岭 “与黄溪相近。崖壁斗绝,中有孤峰峙立,望之一塔岿然,可千余丈,故 《志》 谓之阿育王塔,故名福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作 “福田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