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玉虚洞

玉虚洞

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香溪镇东四里谭家山麓。《寰宇记》卷148归州兴山县:“玉虚洞在县南五十里。唐天宝五载,其洞忽开,可容千人。”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过白狗峡,泊舟兴山口。肩舆游玉虚洞。去江岸五里许,隔一溪,所谓香溪也。……过溪又里余,洞门小,才袤丈,既入则极大,可容数百人,宏敞壮丽,如入大宫殿中。有石成幢盖、幡旗、芝草、竹笋、仙人、龙虎鸟兽之属,千状万态莫不逼真。其绝异者,东石正圆如日,西石半规如月。予平生所见岩窦无能及者。”其下即香溪。《清一统志·宜昌府》 引《州志》:“洞有三:中曰玉虚,旁有二小洞,一名青莲,一名水帘。”


(1)在福建省明溪县城北郊蟠龙山下,距城2千米。曾被徐霞客喻为“武夷三绝”之一。相传古时这里常有龙蛇作祟,由玉虚仙翁下凡镇服,故名。又因洞门滴水涓涓,又名滴水岩。分上下两洞。上洞为主洞,分前、中、后三洞:后洞约50平方米,暗同黄昏,巉岩危石,崎岖不平;中洞约200平方米,有祥云岩、接仙桥、跃鲤岩、狮子岩、佛头石、天鼓和石竹等近百处景物。其中尤以天鼓、虚鸣窍最妙,用鞋、笠轻拍,即嘭、嘭作响,经久不息;前洞豁亮平坦,约100多平方米,有天泉、天池、仙枪、仙戟、仙剑和南天门等景致。下洞名听泉台,有困鲤石、洞底日月、天河等数十处胜景。径曲廊回,有两条甬道可通上洞。洞前峭壁上镌有“玉虚洞天”四个大字和宋以来题刻50多处。(2)在湖北省秭归县香溪镇东2千米许的谭家山麓、香溪河畔。相传唐天宝五载(746年)发现。洞门呈半月形,洞口刻有“玉虚洞天”四字。进洞门右行,下石阶五十余级,即达洞之内厅,洞室开阔,呈不规则长方形,平面纵长约85米、宽约40米、高约50米,约 3600 多平方米,宏敞壮丽,浑如地下宫殿。洞中清泉长滴,钟乳石附于四壁者形如龙虎、仙人、鸟兽;垂于洞顶者状如旗幡、宝盖、宫灯,绚丽多姿。壁间垂一巨型钟乳石,似盘龙大柱,高10余米,尤为绝异。据记载,唐代李白、杜甫,宋代陆游均曾游此。洞中有宋人谢崇初等留下的摩崖题刻和清人甘立朝等撰《游玉虚洞记》碑刻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阳山

    在今湖南茶陵县西十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15衡州茶陵县西有“云阳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茶陵州:云阳山“有七十一峰。其大者,紫薇、偃霞、石柱、白莲、隐形、正阳、石耳,凡七峰。其余岩洞泉石皆奇胜”。光绪《

  • 贝勒庙

    ①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建,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驻地百灵庙。由达尔罕贝勒主持兴建,故名。后讹为百灵庙。②即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驻地满都拉图镇。本世纪40年代起为苏尼特左旗驻地。1968年改名

  • 太羽镇

    清置,属三水县。即今陕西旬邑县北太峪镇。

  • 莆家龙

    在今印度尼西亚中爪哇北岸之北加浪岸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 卷2: “阇婆国,又名莆家龙,在海东南,势下,故曰下岸。广州自十一月十二月发舶,顺风连昏旦,一月可到。”

  • 湖乐镇

    又名胡乐市。即今安徽旌德县东北胡乐镇。清于此置巡司。古镇名。即今安徽省宁国市西南胡乐。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尖山门

    明置,在今辽宁北票市东西尖山沟。明《万历武功录》卷10:“从静堡尖山门,驰古路。”即此。

  • 运山

    亦名云山、营山。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察。《元史·宪宗纪》:“乙酉,帝次运山。”即此。

  • 倒流镇

    即今四川乐至县东南回澜镇。清道光 《乐至县志》 卷5: 倒流镇 “距城五十里”。光绪 《乐至县志》 卷2: 咸丰十年 (1860),“八月,张逆 (指白莲教首领张子总) 窜县南倒流镇,知我有备,乃绕过

  • 宛亭

    即春秋宛濮邑。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八 (前632),“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”。杜注: “陈留长垣县西南有宛亭,近濮水。”

  • 乌充山

    即今云南开远市东之东山。明、清称乌充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临安府:乌充山“在阿迷州东一十五里。又名东山,尝有鸟飞集其上。其西有禄丰山, 又其西有蓬和山,三山相连,环抱州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