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王村镇

王村镇

①在今山西浮山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“东张镇”条下:王村镇“在县北二十里”。

②清置,属郃阳县。即今陕西合阳县西南王村

镇。


(1)在山西省襄垣县北部。面积137.9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村,人口2.5万。1949年设襄垣县第六区。1956年设王村公社,1984年复乡,2000年置镇。盛产枣、西瓜。有酿酒、皮桶、面粉、塑料制品等厂和果园。有公路接榆长公路。(2)在安徽省歙县西部偏南。面积46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村,人口2300。1949年分属王川镇、石南乡。1952年置王村乡,1958年属王村公社,1983年复为王村乡,1984年改置王村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茶叶、蚕茧、蔬菜等。有化工、粮油加工、木材加工、制茶等厂和养貂场、渔场。为县西粮、茶及蚕茧集散地。为王街公路起点,西至篁墩接慈张公路。(3)在山东省即墨市东北部。面积83.2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村,人口2000。据村东发现的东周墓群考证,此村为一古老居民点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吴、姜两姓从云南迁居王村。明万历《莱州府志》载:王村是即墨县十三乡集之一。1946年属即东县六区(王村区)。1952年建王村乡,1956年为即墨县王村区。1958年为王村乡,后建王村公社。1984年置王村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大豆、花生等。有木工机械、冷藏等厂和建筑企业。王段、王上、雄山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大汶口文化遗址、东周墓群、汉墓群。(4)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西南部。面积57.5平方千米。人口5.1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村,人口6000。明初建村,村处交通要道,王姓在此开设店铺,故称王村店。现简称王村。1957年设王村乡,1958年改公社,1981年建镇。2001年彭阳乡并入。有东宝山、西宝山等。范阳河支流白河流经镇内。主产粮食、蔬菜。铝土、焦宝石等蕴藏丰富,为省铝土、焦宝石重要产地之一。山东王村铝土矿、山东第二耐火材料厂等驻此。有黏土矿和酿造、碳素等厂。所产王村醋、黄酒有名。为王潍公路起点,胶济铁路、济青公路经此。镇内西铺村有蒲松龄执教故址,《聊斋志异》即在此成稿。(5)在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、黄河南岸、陇海铁路南侧。面积91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村,人口5270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李世民战窦建德曾留宿于此,名王留村,后改今名。1995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、蔬菜等。有钢铁、化工、铸造、水泥、纺织、机械等厂。连霍高速公路、荥王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唐建观音寺遗址。(6)在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西北部。面积44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乡市区建设西路。1966年置西王村公社,1983年改乡,1995年置镇。主产小麦、蔬菜,多果园。有毛巾、化工、塑料等厂。新辉、新合公路纵横境内。(7)在湖南省永顺县南部、酉水北岸。面积113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村,人口540。以王姓首建村庄得名。汉为酉阳县治。1952年置王村镇。1958年属高坪公社,1961年属大坪公社,1980年更名王村公社。1983年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甘薯、柑橘、烤烟等。有织锦、农机加工、酿酒、酱油等厂。镇区为千年古镇,依山傍水,青石板街道、河边吊脚小木楼别具特色。为影片《芙蓉镇》拍摄地。有圩场,为县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通县城。酉水可通航。古迹有溪州铜柱、汉古墓群。名胜有猛洞河景区。(8)在四川省井研县西南部。面积35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村,人口1070。以驻地王村场得名。1950年为王村乡,1958年改超美公社,1962年析置王村公社,1983年复名王村乡,1992年置王村镇。产蚕茧、柑橘。有造纸、酿酒、制盐、水泥预制件等厂。为农副产品交易地。内乐公路经此。(9)在陕西省合阳县西部。面积82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王村,人口2140。明已名王村,清雍正年间设王村镇。1949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盛产烤烟、甜菜。矿产有煤。有农具、面粉、副食品加工、棉绒、电石、磷肥、活性炭等厂。为县西部主要农贸集市。侯西铁路、西禹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明建玄武青石殿。(10)在陕西省乾县南部。面积44平方千米。人口 2.8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王村,人口4120。1951年设大王乡,1961年改公社,1983年改名王村公社。1984年改乡,1997年设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毛纺、磷肥、酿造、农机修造等厂。乾普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

    元代对今西藏译名。乌思即前藏,藏即后藏,纳里速古鲁孙即阿里三部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》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。

  • 捣石村

    在今江西永新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: 捣石村 “在永新县北四十里平原村。《安成记》,石广四尺,长倍之,其色莹黛。颜鲁公为吉州司马,行部至此,抚石而憩。叩之,其声清越,谓可捣衣。今更千年,土花不蚀

  • 碎金镇

    在今陕西米脂县东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马牌

    即今吉林图们市南图们江西岸月晴镇,隔江与朝鲜对境。清末《延吉珲春一带地图》:图们江岸有马牌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7:图们江上游森林甚密,清末以来大肆垦荒,“自马牌以上至高丽崴以下,其间已成童山”。

  • 陈州府

    清雍正十二年(1734)改陈州直隶州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在淮宁县(今河南淮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项城市及淮阳、扶沟、太康、西华、沈丘、商水等县地。1913年废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升陈州为府,治淮

  • 白掸城

    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集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临涣郡白掸县:“治白掸城。”

  • 永世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永平县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溧阳市南十五里古县村。隋大业初属宣城郡。唐初废。《资治通鉴》载:南朝宋泰始初,晋安王子勋举兵寻阳(寻阳郡治在今江西九江市),会稽、义兴、吴郡、

  • 西周封国。在今安徽六安市东北。《大保簋》铭文云: “王伐录于��。 郭沫若 《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》 以为即六。 又见 《录忒卣》、《录伯簋》、 《录簋》 等

  • 阿术河

    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境之阿母河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:迭里迷“在撒马儿罕西南……城在阿术河东,多鱼。河东地隶撒马儿罕”。

  • 行流集

    又作兴刘集。即今安徽阜阳市西北行流乡。清乾隆《阜阳县志》卷4:兴刘集在“西北乡三十五里,小黄河西岸”。光绪《大清帝国全图》安徽阜阳县西北有行流(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