琵琶沟
在今河南开封市南。《新唐书·李光颜传》: “李㝏乱汴州, 诏总军出讨, 朝受命, 暮即戎。翌曰,拔尉氏,与汴人战琵琶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开封县: “琵琶沟在县南 一十里。西从中牟县界流入通济渠。隋炀帝欲幸江都,自大梁城西南凿渠引汴水入,即蒗荡渠也。《旧图经》 云: 形似琵琶,故名。”
在今河南开封市南。《新唐书·李光颜传》: “李㝏乱汴州, 诏总军出讨, 朝受命, 暮即戎。翌曰,拔尉氏,与汴人战琵琶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开封县: “琵琶沟在县南 一十里。西从中牟县界流入通济渠。隋炀帝欲幸江都,自大梁城西南凿渠引汴水入,即蒗荡渠也。《旧图经》 云: 形似琵琶,故名。”
北周天和元年(566)置,属覃州。治所在广年县(今四川黑水县东北三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东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广年县(一作广平县,治今黑水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北部。属覃州。
即勃海所。在今北京市怀柔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四》: 黄花路城 “在昌平州东北一百里。旧名勃海所。明弘治中置千户所于此。万历初移置于慕田峪,四年复还旧治。本朝顺治初改设黄花路参将驻守,后改都司,今
明置,属遵化县。为长城关隘之一。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遵化县:大安口“嘉靖三十八年尝为寇所陷”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又称掖邑。战国时齐地。即今山东莱州市。《战国策·齐六》: 齐王 “益封安平君以夜邑千户”。又,鲁仲子对田单曰: “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,西有菑上之虞。” 汉刘向 《说苑·指武》 作 “掖邑”。古邑名。
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三十六里鲁汇镇。清光绪 《南汇县志》 卷1: 鲁家汇 “明举人鲁道昆居此,闸港至此稍折而南”。故有鲁家汇之名。
又名新彭桥。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清白江上,为新繁通往彭县要道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1新繁县:连彭桥,“《县志》,在县北十里清白江渡上流,新、彭往来必径也。前皆船渡,屡经大水,岸崩河阔,水分小支, 中间
又名新河驿。明置,属山丹卫。即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四十里新河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山丹卫: 新河堡 “正德中,边将张鹏等败寇于新河北山坡,即此”。
清顺治八年(1651)置,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阿巴嘎旗东南哈拉图(德勒格尔苏木驻地)。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,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49年与阿巴哈纳尔左
在今天津市东北。三国曹操为沟通潞河和泃河而凿。渠因在泉州县而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太祖纪》: “从泃河口凿入潞河,名泉州渠。” 《水经·淇水》: “笥沟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,自下为泒河尾也,又东泉州渠。
即今吉林柳河县西南、通化县西北、辉发河上源南之龙岗山脉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纳噜窝集“在(吉林)城西南五百四十九里,长岭子之南。即分水岭林木丛密处,周围数十里。城西南及兴京界内诸河多发源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