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窑渠
在今甘肃永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庄浪卫:瓦窑渠“在卫西二里”。
在今甘肃永登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庄浪卫:瓦窑渠“在卫西二里”。
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南小陶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永安县西南有小陶墟。
①在今河北隆化县西北一百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二》:半壁山“在丰宁县北, 石壁陡削,形状堵墙,小滦河流径其下,其北即围场界”。②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北,与田家镇分据大江南北,为长江中游战守要地。清咸丰三
即紫阳书院。在今江西上饶市区信江南岸黄金山上。清乾隆四十六年 (1781) 改紫阳书院为信江书院。
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11密州辅唐县: 浯水堰 “《三齐记》 曰: ‘昔者堰浯水南入荆水,灌田数万顷’。今尚有余堰,而稻田畦畛存焉”。
简称建志。一般以为在印度东南部马德拉斯西南康契普腊姆附近。为古代南印度主要商业城市和港口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: 达罗毘荼国 “周六千余里。国大都城号建志补罗,周三十余里”。
在今福建上杭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上杭县:“九十九段隘在县西南六十里。”
明置,属大足县。在今四川大足县北三十里化龙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大足县“北有化龙关”。
明万历二十七年 (1599) 用兵播州时分湖广地置,寻废。天启二年 (1622) 后置废无常,崇祯二年 (1629) 定设。治所在偏桥镇 (今贵州施秉县东北)、沅州 (今湖南芷江县),故名。为黔、楚重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唐兴县置,属建州。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浦城县: “以城临浦”,故名。宋属建宁府。元属建宁路。明、清属建宁府。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。1914年属建安道。1
即今云南腾冲县南半个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腾越州: 罗左冲山在 “州南六十里。上有镇夷关。山后即南甸宣抚司。悬岩峭壁,足为华夷之限。《滇略》 谓之半个山。界限华戎,北寒南暑,迥然各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