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甘松岭

甘松岭

一名甘松山。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南(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)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通轨县“有甘松山”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开元十九年(731),吐蕃请“互市于甘松岭。宰相裴光庭曰:‘甘松中国之阻,不如许赤岭”’。《寰宇记》卷81嘉诚县:甘松岭“按《山海经》云:甘松岭亦谓之松叶岭,即江水发源于此。土人谓之松子岭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甘松岭在“卫西北三百里。亦曰甘松山,一名松桑岭。土人谓之松子岭。后魏有甘松县、唐置松州皆以此山名”。


古山名。又名甘松山(《隋书·地理志》)、松叶岭、松子岭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以产甘松得名。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南。一说在松潘县西北。十六国前凉之甘松护军,西秦之甘松郡、北魏之甘松县、唐之松州、明之松潘卫、清之松潘厅和今之松潘县皆因此山得名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开元十九年(731年)吐蕃请“互市于甘松岭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岳步镇

   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北岳步村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 卷16: 顺德县有 “岳步墟”。

  • 加一

    在今印度南部土提科林以南的丹勃拉帕尼河口附近。公元13世纪时,为往来波斯湾红海和中国之间船舶停泊之所。《元史·外夷传》:至元十八年(1281),杨庭璧“自泉州入海……(马儿八国)算弹兄弟五人皆聚加一之

  • 并州都督府

    唐武德元年(618)于并州(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)置总管府,七年改为大都督府。贞观八年(634)督并、汾、箕(后改仪州)、岚四州。长寿元年(692)改为北都太原府,神龙元年(705)复为大都督府。

  • 小江口

    即今云南丘北县西南盘江东岸之小江口。清光绪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丘北县西有小江口。

  • 临源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桂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兴安县。明曹学佺 《广西名胜志》 卷1: “临源者以地临湘、漓二水之源也。” 因名。大历三年(768) 改为全义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始安

  • 昂吉泺

    即鸳鸯泊。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抚州柔远县: “昂吉泺又名鸳鸯泺。” 明罗洪先 《广舆图》 (据元朱思本 《舆地图》 增补) “朔漠图” 幅标昂古里脑儿于兴和 (今河北张北县)

  • 白土津

    黄河津渡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上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白土城“在大河之北,而为缘河济渡之处”。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吕光亲讨羌彭奚念,“奚念大惧,于白土津累石为堤,以水自固,遣精兵一万距守河津”

  • 大隍站

    元置,属浔州路。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江口镇。明改为驿。

  • 西新安县

    东魏兴和中侨置,属渑池侨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

  • 查村堰

   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一百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一》: 查村堰 “在县西南一百余里。受狮龙山泉及北山西岩诸溪水,灌田千三百余亩。明洪武初,知府赵安劄浚淤浅,撤曲防,分上、中、下三段,以次灌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