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司马坂
一名白马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杨玄感反,遣杨玄挺率千人为前锋向洛阳,“玄挺自白司马坂逾邙山南入”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十一年(637)九月,河溢,“毁河阳中潬,幸白司马坂以观之”。即此。
一名白马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杨玄感反,遣杨玄挺率千人为前锋向洛阳,“玄挺自白司马坂逾邙山南入”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十一年(637)九月,河溢,“毁河阳中潬,幸白司马坂以观之”。即此。
清置平邑巡司,属费县。即今山东平邑县治平邑镇。
北宋乾德四年(966)废广纳县置,属通江县。在今四川通江县南广纳坝。在四川省通江县南。面积48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老官庙,人口5000。因驻地西北侧广纳溪得名。1949年为广纳乡,19
即今湖北蒲圻市西北之西凉湖。《元和志》卷27蒲圻县: “吴大帝分立蒲圻县,因蒲圻湖为名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76蒲圻县: 蒲圻湖 “在县西北七十里。一名西良湖。源出咸宁县峻水岭,流合诸溪潭水而成湖,下流
北周建德四年 (575) 置,治所在安岳县(今四川安岳县北铁门山)。隋大业二年 (606) 废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置,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安岳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普州。北宋徙治
1913年改光州置,属河南汝阳道。治所即今河南潢川县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在河南省东南部、淮河南侧。属信阳市。面积1600平方千米。人口78.7万。辖13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因潢河流贯县
辽应历十三年 (963) 置,属奉圣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北六十里东城。统和中属弘州。明初废。古县名。辽应历中置,治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北东城。属奉圣州,寻属宏州。明初省。
在今广西玉林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郁林州:豸塘岭在“州北一里。山形如豸,为州后镇”。
春秋晋邑。又名雍城。即今河南浚县西南瓮城。《春秋》: 襄公二十三年 (前 550) 八月,“叔孙豹帅师救晋,次于雍榆”。杜注: “晋地。汲郡朝歌县东有雍城。” 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淇水又东北流谓之白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钟离县置,属湖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。大业初废入上马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改钟离县置,治今河南省唐河县东南,属昌州。大业初废。
又名沂江水。即今江西新干县南沂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吉州新淦县: 泥溪水 “在县南六十里。其水从抚州崇仁县流入赣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新淦县: 泥江水在 “县南十里。一名泥溪。源出抚州乐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