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土城
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淮传》:三国魏正始九年(248),郭淮讨叛羌,“淮见形上流,密于下渡兵据白土城,击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
在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。三国魏正始九年(248年)郭淮大破白土城羌兵,即此。
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淮传》:三国魏正始九年(248),郭淮讨叛羌,“淮见形上流,密于下渡兵据白土城,击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
在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。三国魏正始九年(248年)郭淮大破白土城羌兵,即此。
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、鄯善县东。《宋史·高昌传》:太平兴国六年(981), 王延德出使高昌,“次历纳职城,城在大患鬼魅碛之东南,望玉门关甚近”。
又作越台井、九眼井。在今广东广州市越秀山西北越井冈上。相传系南越王尉佗所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广州: 越王井 “在番禺越冈半,曰赵佗井,刘汉呼为玉龙泉”。(1)又称越井。在广东省广州市应元路省科学馆
明成化中置,属大嵩卫。在今山东海阳县(东村)西南大山所。
亦作楼门坝。即今四川绵阳市西北龙门乡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0绵州:龙门坝“在州西三十里,巡盐隘口。《旧志》作楼门坝”。
在今浙江台州市 (椒江区) 椒江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临海县: 城门岭 “当 (海门) 卫城北,亦峙椒江南岸,稍东北即前千户所城也,由此达仙居、走温州,为所境之险”。
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东平州: 蚕尾山在 “州 (今州城镇) 北三十里。联络望山、卧牛诸山。下有小洞庭湖。又有黄华山、凤山,在其左右,群峰环抱,为州之胜”。
即下溪州。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北会溪坪。《宋史·蛮夷一·西南溪洞诸蛮上》: “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,世有溪州,州有三,曰上、中、下溪,又有龙赐、天赐、忠顺、保静、感化、永顺州六,懿、安、远、新、给、富、来
在今福建同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同安县:五通岭在“县东(据《清一统志》,当作南)七十里。《志》云,宋幼主避蒙古兵至泉城,闻蒲寿庚之乱,止郡城北法石寺,越城南下辇,今为下辇铺。自下辇铺过县东五都龙窟
北宋置,属赣县。即今江西赣州市东水东乡七里镇。
北魏时高昌国置,治所在交河城(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)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)改为交河县。高昌国置,治交河城(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雅尔湖村附近)。属西州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年)改置交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