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沔峡
在今陕西西乡县东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一》:白沔峡“一名白面峡。汉水所经”。魏源《圣武记》卷10:嘉庆七年(1802)“贼(指白莲教徒)已改趋白沔峡,夜渡汉北,官军仅追歼其后队二百”。即此。
在今陕西西乡县东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一》:白沔峡“一名白面峡。汉水所经”。魏源《圣武记》卷10:嘉庆七年(1802)“贼(指白莲教徒)已改趋白沔峡,夜渡汉北,官军仅追歼其后队二百”。即此。
一名石城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。《庄子·天运》: “南行者至于郢,北面而不见冥山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 苏秦说韩王曰,“韩卒之剑戟,皆出于冥山”。古山名。又称石城山。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东南。战国时为韩
又名聂延城。在今黑龙江拜泉县东南。元时该地产珠。
1913年改石屏州置,后属云南蒙自道。治所即今云南石屏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在云南省南部、红河北岸。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。面积 3090 平方千米。人口29万。辖9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异龙镇。
简称土南前旗。清雍正三年(1725)设,属土尔扈特部。旗府驻地在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黄河东岸多生木一带。
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与杂多、治多二县交界处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塞外贡马番族: “住牧吉独忒地方下隆坝族,距扎武族二百余里。”清末、民初与上隆坝土司
①当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或陕西定边县一带。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建宁元年(168)颎将兵讨羌,“颎急进,与(田)晏等共追之于令鲜水上。颎士卒饥渴,乃勒众推方夺其水,虏复散走。颎遂与相连缀,且斗且引,及于
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城关镇西南隅。有上、下二洞。上洞口在山腰,有明代题刻 “碧锁云封” 四字,称天洞,洞口大厅高50余米,宽80余米。下洞口在山麓,有嘉靖三年 (1524) 题刻 “水洞” 二字,称地洞,
亦作俄准岭、俄准添城。唐置,在今四川德昌县南永胜乡境。唐贞元十四年 (798),刘希昂出使南诏经此。《新唐书· 南诏传》: 贞元十五年(799),西川节度使韦皋与南诏异牟寻协议防御吐蕃,韦皋 “命亢荣
唐渤海国置,治所在瑕州(今吉林桦甸市东八里辉发河南苏密城;一说在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省辉发河流域及辽宁省浑河,苏子河上源一带。为渤海入营州的主要通道。金废。渤海国置。治瑕州(今梅河口市
在今台湾省宜兰县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北府:“加礼远港”等“并在宜兰县南,俱入于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