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河县

白河县

明成化十二年(1476)置,属湖广郧阳府,次年改属兴安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西。清初迁治冷水河(今白河县西北冷水镇附近)。康熙二十五年(1686)迁今白河县。乾隆四十七年(1782)属兴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东南部、汉水南岸,北、东、南与湖北省相邻。属安康市。面积 1450 平方千米。人口20.7万。辖9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春秋称锡穴,属麋国。秦置锡县,属汉中郡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年)属西城郡。三国魏黄初二年(221年)属魏兴郡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为魏兴郡治。南朝梁废锡县,西魏增置丰利县,治今县南,兼置丰利郡;并设阳川、熊川二县。北周省丰利郡,省熊川、阳川二县入丰利县,属甲郡。隋属西城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属上州,贞观八年(634年)属均州。北宋乾德六年(968年)省丰利县入郧乡县。明成化八年(1472年)置白河堡,以境内白石河得名;十二年析洵阳县地置白河县,属湖广郧阳府;次年改属金州。万历十一年(1583年)属兴安州。清属兴安府。1914年属汉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安康分区,1950年属安康专区。1969年属安康地区,2000年属安康市。地处大巴山地区,汉水及其支流白石河、冷水河流经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甘薯、小麦、豆类为主。矿产有铁、铜、铅、锌、沙金等,尤以月儿石(即绿松石,古称碧珍)闻名。工业有建材、化工、农机、造纸、酿酒、服装等,皮纸、烙花木筷为传统手工业品。襄渝铁路和汉白、安旬白公路及汉水航道为水陆交通干线。古迹有明代千佛洞、古墓群、岩墓群、古天池、石长城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竹线

    或称台湾铁路新竹线。从今台湾新竹市至竹东镇,长16.6公里。1946年动工修建,1947年建成。

  • 杜尔伯特前旗

    清乾隆十八年(1753)设,属蒙古科布多。为右翼盟长。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兰固木。

  • 武郎县

    ①唐永隆二年 (680) 置,为思唐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北一百四十里马练瑶族乡。后又为武郎郡治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为思明州治。五年 (972) 州废,属浔州。嘉祐二年 (1057) 省入平

  • 颍州

    ①北魏孝昌四年 (528) 置,治所在汝阴县(今安徽阜阳市)。北齐废。唐武德六年 (623) 改信州复置。天宝初改为汝阴郡。乾元初复为颍州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、阜南、颍上、太和、凤台、界首、临泉等市县

  • 静塞军

    ①唐开元十九年 (731) 改障塞军置,治所即今天津市蓟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宝元年 (742),“范阳节度临制奚、契丹,统经略威武、清夷、静塞”。胡三省注: “静塞军在蓟州城内。”②唐大历六年 (

  • 巴惯山

   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石耶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耶洞长官司:巴惯山在“司治南一里。山崖多板石,土人呼板石为巴惯也。又南一里有石崖”。

  • 平棘县

    西汉置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赵县东南三里县前村。以平棘山为名。三国魏属赵国。北魏移治今赵县,为赵郡治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为栾州治,大业初复为赵郡治。唐为赵州治。北宋为庆源府治。金为沃州治。元为赵

  • 北津城

   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北湘江西岸,三䂘矶西北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(临湘)县治西北有北津城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三年(950),“马希广遣刘彦瑫召水军指挥使许可琼帅战舰五百艘屯城北津,

  • 和硕特北前旗

    俗称布哈公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。后迁今天峻县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北前旗: “牧地在青海西岸。东至科依特陀罗海,南至柴吉希巴立台,西至车吉,北至哈达图。”

  • 峱山

   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南十五里。《诗经·齐风·还》: “子之还兮,遭我乎峱之间兮。” 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南。《诗经·齐风·还》:“子之还兮,遭我乎峱之间兮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