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盐山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七里长江南岸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白盐山“在城东十七里。崖璧五十余里。其色炳耀,状若白盐”。隔江与赤甲山相对,中夹江为瞿塘峡,为蜀之咽喉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奉节县:白盐山“明初伐蜀,汤和分军出赤甲,白盐两山间,遂克夔州”。
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。岩壁高峻,色若白盐,因名。明初伐蜀,汤和军出赤甲、白盐两山间,遂克夔州,即此。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七里长江南岸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白盐山“在城东十七里。崖璧五十余里。其色炳耀,状若白盐”。隔江与赤甲山相对,中夹江为瞿塘峡,为蜀之咽喉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奉节县:白盐山“明初伐蜀,汤和分军出赤甲,白盐两山间,遂克夔州”。
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。岩壁高峻,色若白盐,因名。明初伐蜀,汤和军出赤甲、白盐两山间,遂克夔州,即此。
①北周置,为军镇。即今河南新安县东南二十四里磁涧镇。《周书·韩盛传》: 兄德兴,历官“通洛、慈涧防主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5新安县: “慈涧故镇,在县东南二十里。周武帝保定六年置。武德三年讨王世充,前军镇
即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。清置孟村巡司。1955年于此设孟村回族自治县。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中部偏南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4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,回族居半。镇人民政府驻孟村,人口1.4万,其中回族
清代彝族寨。在今四川普格县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 卷28西昌县: 普格寨 “东南阿都土司界,为凉山诸夷巢适中之地”。清设经历。民国初设县佐。1945年置普格设治局。
北宋置,属郪县。即今四川三台县东北龙树镇。
亦作香房。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区南。清光绪 《哈尔滨一带全图》: 哈尔滨市有香房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吉林滨江县: “特别区管辖地,分道里、秦家冈、马家沟、香房、新安埠(一名三十六棚)、八站
一名鄞港。在今浙江象山县北。清光绪《新编沿海险要图说》 卷7: 象山港 “南岸有象山县城,故名”。在浙江省象山、宁海两县北部,奉化市南部。以南岸有象山及象山县,故名。为一东北—西南向的狭长形海湾,水深
在今陕西城固县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壻水又东径七女冢,冢夹水罗布如七星,高十余丈,周回数亩。元嘉六年,大水破坟,坟崩出铜不可称计。得一砖刻云,项氏伯无子,七女造墩,世人疑是项伯冢。水北有七女池。”
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北得胜铺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6竹山县: 得胜铺 “ 《光绪舆地记》: 在城西北 一百六十里。驻外委”。
又作桑隆错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西南三十六里处。藏语意为善谷、优谷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 之一。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在今云南昆明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二》:云津桥“在昆明县东二里许,跨盘龙江上。本名大德桥,明洪武中修建。以其当云南之要津,故更今名”。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、盘龙江上。元称大德,明洪武中修建时以其当云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