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马城

白马城

①三国吴筑,为沿江戍守要隘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北;一说在今燕子矶附近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20“白马城”条引《金陵故事》云:“吴时沿江烽火台二所,一在石城左, 一在白马城。”

②北魏置,即今山西临汾市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又南径白马城西,魏刑白马而筑之,故世谓之白马城。今平阳郡治。”北魏、唐晋州皆治此。

③在今甘肃成县西南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东晋太和二年(367),羌敛岐叛坚,坚遣南安太守邵羌讨敛岐于略阳,“敛岐奔白马”。西秦建义元年(385)乞伏国仁于此置白马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成县:白马城“本白马氐羌所居, 因置城于此”。

④在今陕西勉县西十里老城乡。亦曰白马戍。即汉阳平关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……东对白马城。一名阳平关。浕水南流入沔,谓之浕口。其城西带浕水,南面沔川,城侧二水之交,故亦曰浕口城矣。”


(1)北魏置,故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。为平阳郡治所。此后历代为府、州、郡治所。(2)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燕子矶附近。三国吴筑,为沿江戍守要隘,并筑烽火台于此。(3)又称浕口城、阳平关、阳安关。在今陕西省勉县(菜园子)西老沔县、白马河入汉水处。为汉中盆地西边门户,川、陕交通要道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年),曹操攻汉中,张鲁使其弟卫守此;二十三年刘备取汉中,驻军于此。南朝宋、北魏曾设华阳郡治此。隋开皇中改置白马关,后又改名百牢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兴中州

    蒙古至元七年(1270)改兴中府置,治所即今辽宁朝阳市。明洪武五年(1372)废。蒙古至元七年(1270年)降兴中府置,治兴中县(今辽宁朝阳市)。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朝阳市、朝阳县地。明废。

  • 乌丹城

    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。辽建丰州于此。金为全州治。元为全宁路治。清为翁牛特左翼旗驻地。1945年改置乌丹县,1956年撤销,改为翁牛特旗治所。古城遗址尚存。

  • 沙坝

    在今云南陇川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9陇川宣抚司:沙坝“在司境。亦设险处。正统八年,王骥再征麓川,使郭登守沙坝”。集镇名。在广东省英德市西南部。人口1.1万。为原沙坝镇人民政府驻地。因处水边河畔,有沙

  • 延吉县

    1913年改延吉府置,属吉林省延吉道。治所即今吉林延吉市。1929年直属吉林省。1950年移治龙井镇(今吉林龙井市)。1983年更名龙井县。1988年改设龙井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延吉府改置。治局子

  • 五溪山

    ①在今安徽黟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一》:五溪山“在石埭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上有五溪,合流而下。土地肥美,中产巨木”。②在今安徽青阳县西三十里五溪桥,西接贵池市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青阳县:五溪山在“

  • 抚康司

   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九十里北寮山麓。清雍正九年(1731)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穿山墟

    即今广西柳江县东南穿山镇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设巡司于此。

  • 沈家灶

    即今江苏大丰县南沈家灶镇。旧属东台县。清嘉庆《东台县志》卷8:县北“六十八里灶曰沈家灶(今丁溪场署商垣移设在此)”。

  • 勃令驿

    即 《通典》 之匹播城。在今西藏穷结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鄯州鄯城: “乃渡臧河,经佛堂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,至赞普牙帐。”即“跋布川”。

  • 大峒山

    ①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。宋余靖有《游大峒山诗并序》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大峒山“自州治水行七十里得月华山,舍舟道樵径,又十五里乃至大峒。其山磅礴耸峭,秀倚天际,绝顶之上,千里在目,涧声冷冷,清入毛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