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鹭河
即淠水。今河南潢川县东之白露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淠水“俗曰白露水”。
即淠水。今河南潢川县东之白露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淠水“俗曰白露水”。
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平顺县: 紫团山在 “县东南九十里。其山高耸,昔尝有紫气见山顶,团圆如盖,因名。产人参,名紫团参”。
元置,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。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改为康佐副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。属普定路。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改康佐长官司。
在今河北阜平县东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阜平县:孙子岭,“《志》云:县境诸山皆从恒岭分支,此岭仰视大茂,拱列如儿孙,因名。俗讹为孙膑所居也”。
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南城县:旴江驿“在府城东。宋康定二年于城南作新亭,谓之集宾亭。俗谓之旴江馆。后改为驿,移于城东。一云城东旴水上旧有盱江亭,南唐所置也,驿因以名。又旴江递运所
又名宛唐、宛塘。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南朝宋泰始初,“随宁朔将军刘怀珍征寿春,殷琰遣将刘从筑四垒于死虎,怀珍遣敬则以千人绕后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永元二年(500),豫州刺史萧懿讨
明洪武六年(1373)置,属西安行都司。治所在灵藏(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上游以西,至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南部地区。清改为林葱安抚司。
即漠南。指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。《史记· 匈奴列传》: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,“封于狼居胥山,禅姑衍,临瀚海而还,是后匈奴远遁,而幕南无王庭”。《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 元狩四年(前119),“大
在今广西扶绥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永康州: 绿瓮江 “在州 (治今中东镇) 西南。源出州北绿空山,西南流,合思同、罗阳诸水,入于丽江”。
在今浙江平阳县西南。主峰明王峰海拔1078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平阳县: 南雁荡山在“县西南百里。北自穹岭,南至施岩,四、五十里皆雁荡也。中有明王峰。峰顶有池。《志》 云: 南雁荡有十三峰、三洞、二
在今江西高安市旧城内。《明一统志·瑞州府》: 披仙亭 “在府治。宋苏辙有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