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经寺
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东山南部万佛沟北侧。为东山最大的洞窟。大约为武则天时期开凿。看经寺窟形为方形,平顶。进深13.9米,宽11.2米,高8.3米。窟内壁面多无雕饰,南壁仅几排小千佛,北壁除几排小千佛外,还有一些莲花供养菩萨。洞顶有浮雕的莲花和四飞天环绕飞翔。南、东、北三壁下部雕刻了二十九躯高约1.8米的高浮雕罗汉像。按照《历代宝法记》 的说法,当为从迦叶到达摩的西土二十九祖的传统法谱系像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东山南部万佛沟北侧。为东山最大的洞窟。大约为武则天时期开凿。看经寺窟形为方形,平顶。进深13.9米,宽11.2米,高8.3米。窟内壁面多无雕饰,南壁仅几排小千佛,北壁除几排小千佛外,还有一些莲花供养菩萨。洞顶有浮雕的莲花和四飞天环绕飞翔。南、东、北三壁下部雕刻了二十九躯高约1.8米的高浮雕罗汉像。按照《历代宝法记》 的说法,当为从迦叶到达摩的西土二十九祖的传统法谱系像。
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治所在新安县(今河南义马市石河村北)。仁寿四年(604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新安郡复置,治通洛城(即今河南新安县)。辖境相当今新安、渑池二县及孟津县一部分。贞观元年(
在今江苏宜兴市。市西南为上渎,市东北为下渎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常州:百渎“上百渎至宜兴县五十七里,下百渎至宜兴县五十里。荆溪既居下流,受数郡之水,古人以一渎不能当,故于震泽之口疏为百派。又开横塘一道,绵
又作贝丘、沛丘。春秋、战国属齐。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。《左传》:庄公八年(前686),“齐侯游于姑棼,遂田于贝丘”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:顷襄王十八年(前281),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,对顷襄王
西汉朔方郡边塞。在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沙金套海苏木哈日嘎那阿木村北古城(今哈隆格乃山口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朔方郡窳浑县:“有道西北出鸡鹿塞,屠申泽在东。”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:永元元年(89)数路伐北匈
明弘治十四年(1501)置,属磁州。在今河北邯郸市南三十里。明置车骑关巡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磁州:车骑关“在州北三十里。路通直隶邯郸县, 自邺趣河北,车骑往来,往往取道于此,因名”。
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十五里三教寺后。《清一统志·石柱厅》: 秦良玉墓 “在厅东十五里回龙山”。秦良玉 (1574或1584—1648),明四川忠州 (今忠县) 人。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。马死,代领
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濛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新喻县: 颍江水 “在县东北八十里。出蒙山之阳,合榄陂、绿陂、龙镜诸水,达于清江。《志》云,颍江上流凡八十四源,合流而东南,入于渝水”。
亦作盐井镇。北宋置,属临江县。在今四川忠县东北㽏井镇。 产盐。 清设石桥井通判驻此。 民国改设县佐。
在今山西静乐县城东。《清一统志·忻州》:岑峰山“在静乐县治东五十步,冈峦延亘,城之东北隅跨其上”。
亦名十万里场、百千街。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南六十里拾万镇。清光绪十九年 (1893),余栋臣率反洋教义军在此与清军激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