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觉寺
①又名五塔寺。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长河北岸。明永乐时创建。成化九年 (1473) 又在寺内建金刚宝座石塔一座。清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因避雍正帝胤禛讳,改名大正觉寺。20世纪30年代寺毁,今仅存石塔。
②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二十里天台山中。我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圆寂于此。寺中有智者大师肉身塔。
③在今浙江新昌县东沃洲山上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》: 真觉寺 “在新昌县东沃洲山。晋时僧竺潜支遁道场”。唐白居易有 《真觉寺记》。
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沃洲山上。唐白居易有《真觉寺记》。
①又名五塔寺。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东长河北岸。明永乐时创建。成化九年 (1473) 又在寺内建金刚宝座石塔一座。清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因避雍正帝胤禛讳,改名大正觉寺。20世纪30年代寺毁,今仅存石塔。
②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二十里天台山中。我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圆寂于此。寺中有智者大师肉身塔。
③在今浙江新昌县东沃洲山上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》: 真觉寺 “在新昌县东沃洲山。晋时僧竺潜支遁道场”。唐白居易有 《真觉寺记》。
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沃洲山上。唐白居易有《真觉寺记》。
今江苏高邮市别名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3高邮州: 盂城,“ 《高邮志》 谓地形四隅皆低,城基特高,状如覆盂”,故名。
三国魏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东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: 正始元年 (240),“以辽东汶、北丰县民流徙渡海,规齐郡之西安、临菑、昌国县界为新汶、南丰县,以居流民”。西晋废。旧县
在今云南丘北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西州》: 革龙山 “明末沙定洲遁归,屯田此山,李定国围三年乃克之。今城址尚存”。为通泸西要路。
即今贵州三穗县南良上乡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 “宛溪铺” 条下: 又有 “梁上铺” 等,“皆清江通判管理”。
十六国后秦置,为中部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宜君县东北。后废。北魏太和十五年(491)复置,仍为中部郡治。西魏大统九年(543)移治杏城(在今黄陵县西南十里)。隋开皇元年(581)改为内部县。唐武德二年(6
当今内蒙古西北阴山支脉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句黎湖单于立,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,远者千里,筑城障列亭至卢朐,而使游击将军韩说、长平侯卫伉屯其旁(注:师古曰:卢朐, 山名也)。”
亦名临塞砦。北宋置,属廓州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廓州:“东至宁塞砦一十七里。”
亦作建安郡。南齐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霄城县 (今湖北天门市东北)。西魏改为光川郡。
①亦名凤山、凤凰山。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襄阳县有凤林山。《新唐书·孟浩然传》:孟浩然襄阳人,死葬于此。山南节度使樊泽“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,封宠其墓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2襄阳府:凤山“
又作夏口渡。在今河北东光县北霞口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东光县“卫河”条:“《志》云,卫河有大小龙湾,萦回而下,经县北二十里,其地名下口,居民麟集,行旅辐凑,俨然城市,谓之下口镇。”清于此设经制外委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