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人城子
即今黑龙江呼兰县东北石人镇。民国《呼兰府志》卷1:“石人城子,(距)府九十里。”
即今黑龙江呼兰县东北石人镇。民国《呼兰府志》卷1:“石人城子,(距)府九十里。”
古名大斗拔谷。在今甘肃民乐县东南七十里。《明经世文编》 卷405郑洛 《议修通海紧关隘口以弭虏患疏》: “扁都口者,青海之要冲,虏行之孔道,甘镇之咽喉。”
唐武德元年(618)置,治所在同谷县(今甘肃成县)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同谷县(今甘肃成县)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成县一带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在今福建明溪县东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归化县: 水在 “县东十里。 出滴水岩, 分流并注, 入于明溪”。
在今浙江嵊县北二十八里。宋 《嘉泰会稽志》 卷9嵊县: 嶀山 “两岸峻壁,乘高临水,深林茂竹,表里辉映”。
①元至元十一年 (1351) 贾鲁浚,引黄河南流入淮、入海。故道起自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黄陵冈,东经山东曹县西南、河南民权县东北,又经商丘县北、虞城县南,又东南经夏邑县和安徽砀山县之间,东流经萧县北,至今
南宋淳熙间建。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鼓山主峰屴崱峰上。宋赵汝愚《游鼓山》诗有“江月不随流水去,天风直送海涛来”句。朱嘉爱赵诗,遂书“天风海涛”四字刻石,因以名亭。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鼓山主峰屴崱峰上。南宋
即木纳山。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、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。
唐永徽元年(650)或此前置,属燕然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北色楞格河中游地区。因置于山娥河(今蒙古国色楞格河),故名。总章二年(669)属安北都护府。后废。又作仙崿州(《通典·边防》)。唐羁縻州。《
明置,属宁远卫。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五十里高桥镇。清蒋良骐 《东华录》: 天聪二年(1628) 五月,“命贝勒阿巴泰等略明地,并堕锦州城及杏山、高桥”。清于此置驿站。在今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北高桥镇。后金
①西汉置,属辽西郡。治所在今辽宁义县西。三国魏移治今河北卢龙县东南。北齐废。②三国吴析建成县地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四十里罗城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名康乐县。③唐武德五年(6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