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膏山
①在今山西灵石县东七十里,尖阳山之东。《清一统志·霍州》:石膏山“产石膏。有上、中、下三岩,峰峦壁立,溪壑幽深”。
②又名北峰山。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二十五里玲珑山。南阳水发源于此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齐郡临朐:“石膏山,洋水所出,东北至广饶入巨定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24青州府:石膏山“石色润泽如膏,故名”。
①在今山西灵石县东七十里,尖阳山之东。《清一统志·霍州》:石膏山“产石膏。有上、中、下三岩,峰峦壁立,溪壑幽深”。
②又名北峰山。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二十五里玲珑山。南阳水发源于此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齐郡临朐:“石膏山,洋水所出,东北至广饶入巨定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24青州府:石膏山“石色润泽如膏,故名”。
在今湖南湘乡市东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湘乡县 “望岳峰” 条下: 范铎峰 “三峰耸秀,众山环列。相传五代时范铎隐此,因名”。
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武冈州“风门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州北百八十里有角尖山。山有二,曰大角尖、小角尖,其状如角,周围森耸,路通沅江。”
北宋置,属南充县。即今四川南充市北芦溪镇。
自今浙江金华市至武义县。长40公里。为浙赣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2—1944年修筑。1945年被拆除。
十六国后赵置,属兖州。治所在东燕县(今河南延津县东北)。后改属洛州。北魏废。东晋初置,治东燕县(今河南延津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延津县、滑县等地。北魏废。
西汉高帝十一年 (前196),立子友为淮阳王,为同姓九国之一。都陈县 (今河南淮阳县)。惠帝元年 (前194) 改为郡。此后或国、或郡。成帝元延末,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、柘城、太康、扶沟、鹿邑等县地。东
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四里马头村。明永乐中设巡司。清设通州判驻此。
吉林省简称。吉林省的简称。
东汉建和元年 (147) 建,即今山西洪洞县东北霍山南麓广胜寺。唐改名广胜寺。
一作猴矶岛。在今山东长岛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 “鼍矶岛” 条: “西南为高山岛、侯鸡岛,皆与沙门相连络。” 今为猴矶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