硖石泉
在今江西德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九江府德安县: 硖石泉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地名峡石岭。泉水下流,灌田三百余亩”。
在今江西德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九江府德安县: 硖石泉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地名峡石岭。泉水下流,灌田三百余亩”。
①西魏改宕渠县置,为通泉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通泉县: “ 《图经》 云: 县东五里定惠寺,有泉出于崇山之顶,经夏江涨,其泉亦涌,县得名因于此。” 北周明帝时
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官渡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竹山县 “吉阳关” 条下: “县南百二十里有官渡堡。……为成化以后增置,为控驭之所。” 清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福建福安市西南十五里廉村。《清一统志 ·福宁府》: 富溪津市 “旧名石矶津,鱼盐之货丛聚于此”。
①博亦作 “傅” 或 “敷”。此为何山,位于何地? 各家说法不一。《尚书》 伪孔传及 《史记集解》 均认为 “敷浅原,一名博阳山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历陵县: “傅阳山、傅阳川在南,古文以为敷浅
战国赵地,在今山西榆次市南约十里郭村。《战国策·秦第四》: “知氏伐赵,胜有日矣,韩、魏反之,杀之于凿台之下。”唐代为洞涡水侵圯,无复遗迹。
在今河南杞县东南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至德元年 (756),张巡守雍丘,夜袭敌于白沙涡,“还,至桃陵,遇赋救兵四百余人,悉擒之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杞县东南。唐至德初张巡守雍丘,击安禄山军于白沙涡,还
即今河北秦皇岛市西南北戴河海滨草厂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临渝县图: 西南有草厂(村)。
①在今广西灌阳县西四十里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观阳县东有裴岩,其下有石鼓,形如覆船,扣之清响远彻。”②又名小岭关。在今陕西商南县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商州》:小岭关“今名打鼓洞”。
即今四川大足县境之濑溪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1昌州:大足县,“《元和志》云:与昌州同置,以界内大足川为名”。
十六国北凉段业分敦煌之凉兴、乌泽,晋昌之宜禾三县置,治所在凉兴县 (今甘肃安西县西南)。隋初废。十六国北凉置,治凉兴县(今甘肃安西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一带地区。北魏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