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碧落洞

碧落洞

在今广东英德县西南十五里燕子岩南端。东北面洞口高约20米,上刻隶书 “碧落洞” 三字; 西南面洞口高约10米,上刻 “碧落洞天” 四字。洞长约 80米,最高处达40米。有蜕仙台、望仙亭诸胜。石刻分布于东壁和西壁,著名的石刻有唐人周夔的 《到难篇》 和南汉钟允章撰 《碧落洞天云华御室记》 等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 “麻寨冈” 条下: 碧落洞 “在县南十七里。石室深邃。旁有小洞,号云华洞。南汉主晟尝假宿于此”。


在广东省英德市区南7.5千米处。为一石灰岩溶洞,前后两洞口相互贯通,溪水穿流洞底。东北向洞口高约20米,上刻隶书“碧落洞”;西南向洞口高约10米,上刻“碧落洞天”。洞长约80米,最高处达40米。石刻分布于东壁和西壁,共有60余篇。洞悬石如霓旌羽盖状。清泉映石,水珠落碧。洞外峰峦四合,翠竹抱流,境绝幽丽。洞内有蜕仙台、望仙亭诸胜。著名的石刻有唐人周夔的《到难篇》,五代南汉钟允章撰《碧落洞天云华御室记》等。后者记述南汉皇帝刘晟在洞中假宿的传说。北宋苏缄有《碧落洞》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沂州

    北周宣政元年(578)改北徐州置,治所在即丘县(今山东临沂市西二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新泰、临沂、费县、平邑等市县地。隋初移治临沂县(今临沂市),大业初改琅邪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沂州, 天宝元

  • 於余 (馀) 丘

    在今山东临沂市境。《春秋》: 庄公二年 (前692),“夏,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”。杜注: “於余丘,国名也。” 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 以为邾国之邑名。

  • 宝鼎县

    唐开元十一年 (723) 改汾阴县置,属蒲州。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开元十一年,玄宗祀后土,获宝鼎,因改为宝鼎。” 乾元三年 (760) 属河中府。北宋大中祥符三年 (

  • 塔山铺

    明置,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南三十里他山铺。

  • 水阁凉亭

    又称禄康插木、龙王潭、龙王塘。即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之龙王潭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“在布达拉后有一池,约四里,中建八角琉璃亭。又名水阁凉亭。”

  • 迁隆峒

    明洪武初改迁隆州置,属上思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。明、清置迁隆峒土巡检司。

  • 垣曲县

    北宋改垣县置,属绛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59年迁治刘张镇 (今垣曲县)。在山西省南部、黄河北岸,邻接河南省。属运城市。面积 1619

  • 熙秦路

    金皇统二年 (1142) 置,治所在临洮府 (今甘肃临洮县)。辖境相当今岷山、秦岭以北,甘肃平凉、崇信和陕西麟游,扶风、周至等县以西,甘肃临夏、夏河、临潭等市县以东,宁夏同心县以南地。大定二十七年 (

  • 调弦 (絃) 口镇

    即今湖北石首市东调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石首县: 调弦口镇在 “县东六十里江北岸。江水溢则由此泄入监利县境,汇入潜沔。隆庆中,复开浚深广,以防水害。有调弦驿,并置巡司于此”。

  • 曲部山

    在今云南砚山县北维摩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维摩州:曲部山“在州治(今维摩)西。中峰高耸,下有泉,流为溪,经州南数里,入于石窦。今山下有曲部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