秃尾河
在今陕西省北部。今仍名秃尾河。源出神木县西北公泊海子,东南流径佳县北入黄河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一》:圁水,“《通志》:有秃尾河, 自安定堡北塞外流入,又东南径高家堡西,合永利河、蒺藜川,又东南合开光川,又东南入河,盖即圁水也”。
古称圁水,又称吐浑河。黄河支流。在陕西省北部。源于神木县西北部公伯海子,流经神木县、佳县,在佳县东北部入黄河。长133.9千米,流域面积 3373 平方千米。河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。建有黄家沟、杜家沟等水库及电站。
在今陕西省北部。今仍名秃尾河。源出神木县西北公泊海子,东南流径佳县北入黄河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一》:圁水,“《通志》:有秃尾河, 自安定堡北塞外流入,又东南径高家堡西,合永利河、蒺藜川,又东南合开光川,又东南入河,盖即圁水也”。
古称圁水,又称吐浑河。黄河支流。在陕西省北部。源于神木县西北部公伯海子,流经神木县、佳县,在佳县东北部入黄河。长133.9千米,流域面积 3373 平方千米。河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。建有黄家沟、杜家沟等水库及电站。
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恒山下。峡中有始建于北魏后期的悬空寺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 悬空寺 “在浑源州南瓷窑峡口”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南晋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境。八年 (625) 废。
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陕州二》:轩辕陵“在阌乡县南十里铸鼎原”。
元置,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北。
一名紫金堆。在今四川泸州市东长江中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江阳县 “江中有大阙、小阙,季春黄龙堆没,阙即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: 泸江,“ 《志》 云: 泸江中有大石阙,亦曰黄龙堆,春
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上马桥河“在定番州西北废上马桥司东,其水东北流入府界,即南明河上源也”。
即龟兹。国都在延城(今新疆库车县东皮朗旧城)。
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黄岐半岛北端之北茭。元置巡司于此。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改名北茭镇。
即土尔扈特南后旗。旗府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北清沟河源一带,后迁今青海海晏县西北、祁连县东南。
唐南诏置,为宁北节度驻地。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二十二里,中所稍东。南诏后期属剑川节度。宋大理废。南诏置,在今云南省洱源县东南中所。为北边防御吐蕃要塞,宁北节度治所。唐贞元十年(794年),侨治于浪人矣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