笮都县
即筰都县。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注: “臣瓒曰: 《茂陵书》 沈黎治笮都,去长安三千三百三十五里。”
即筰都县。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注: “臣瓒曰: 《茂陵书》 沈黎治笮都,去长安三千三百三十五里。”
亦名栖贤山。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十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4怀安军:三学山“在金堂县东北一十里。上有法海、普贤、广济三寺”。为蜀名山之一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元年(892),王建攻杨晟于彭州,“杨守亮遣其
即今辽宁彰武县西北九十里哈尔套镇。清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于此设县丞,民国改县佐。原名哈日陶力盖,蒙古语意为黑头山,以镇北低山呈黛色而得名。
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十二里皇陵农场。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朱世珍、母陈氏的陵墓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凤阳县: 皇陵 “在府西南十二里。内为皇城,周七十余步。中为砖城,周六里八十一步。外为土城,周二十八里。明皇陵
①宋置,在今陕西南郑县南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民国设县佐。②又作青石冈。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南二十里。由长峪道迤丽而来,接莱芜市界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二》 载: 青石关 “两山壁立,连亘数里,山巅隘处,
①在今浙江临海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台州府: 宜山在 “府西六十里。其巅平衍,良畴可千顷,潭瀑沾溉,旱不能灾”。②在今广西宜州市北一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宜州龙水县有宜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
即今台湾省高雄市北左营区。清康熙间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2凤山县有“兴隆庄”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4)曾于此置凤山县。
①唐因汉、魏成国渠故道改修,在今陕西兴平市南十五里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4兴平县:升原渠“西自武功县流入县界,凡六十里,溉田七千余顷,东流入咸阳……以其升原而流,故名之。唐垂拱初,运岐、陇木。今涸”。
亦名坡头墟。即今广东廉江市东南平坦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石城县:坡头墟在“县东南六十五里”。1922年改为平坦墟。
①即今黑龙江省通河县西北百二十里凤山镇。1929年于此设凤山设治局。②即今江西婺源县北浙源乡(凤山)。民国《婺源县志》图:北三区有凤山。(1)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部。面积19.2平方千米。人口1
①西汉置,属广平国。治所在今河北任县西。《汉书·王子侯表三下》:神爵三年(前99),封平顷王子明为广乡孝侯。东汉废。②北魏置,属固道郡。治所即今甘肃两当县。隋废。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任县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