筼筜港
即今福建厦门市厦门岛西侧筼筜港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八年 (1651) 郑芝莞守厦门,清总兵马得功取厦门,“得功以岛屿孤悬,不敢留,出筼筜港”,即此。
即今福建省厦门市筼筜港。《明通鉴》附编:清顺治八年(1651年)郑芝莞守厦门,清总兵马得功攻厦门,“得功以岛屿孤悬,不敢留,出筼筜港”,即此。
即今福建厦门市厦门岛西侧筼筜港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八年 (1651) 郑芝莞守厦门,清总兵马得功取厦门,“得功以岛屿孤悬,不敢留,出筼筜港”,即此。
即今福建省厦门市筼筜港。《明通鉴》附编:清顺治八年(1651年)郑芝莞守厦门,清总兵马得功攻厦门,“得功以岛屿孤悬,不敢留,出筼筜港”,即此。
又作唅口、㟏口。即含山之口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。自古有道由今闻喜县东经垣曲县王屋山渡河可达河南,称作唅口道或含山路。《水经·涑水注》:洮水源东出清野山,“其水东径大岭下,西流出谓之唅口”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汝州置,治所在梁县 (今河南汝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、平顶山二市及汝阳、宝丰、鲁山、叶县、襄城等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又改为汝州。唐天宝初改汝州置,治梁县(今河南汝
即今广西乐业县西南甘田镇。1944年冬广西省府部分机关迁此。
①在今山西蒲县南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釐降二女于妫汭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郡南有历山,谓之历观,舜所耕处也。有舜井,妫、汭二水出焉,南曰妫水,北曰汭水,西径历山下。……汭似非水名,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
①东汉章帝元和三年 (86) 改曲逆县置,属中山国。治所在今河北顺平县东南二十里子城村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张晏曰: “曲逆,章帝丑其名,改曰蒲阴,在蒲水之阴。” 北魏属北平郡。北齐废。②北宋太平兴
明置,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江城镇。崇祯七年(1634)江川县迁治于此。1950年县治迁大街(今江川县)。
即今江西黎川县东五十里极高。宋、元、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明正统七年(1442)置,属黎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。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41年撤销,并入从江县。古旧县名。元置福禄永从军民长官司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置福禄
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博白县:卫公山“崔嵬耸立,为邑之镇。唐初,李靖南征,尝驻兵于此,因名”。
在今云南弥渡县东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:天桥山“两山壁立,一石跨空,涧水从中倒下,极为胜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