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舟山
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。为滹沱河、汾河分水岭。《寰宇记》卷42忻州秀容县:“系舟山,尧遭洪水系舟于此,在县南四十里。”即此。
又称小五台、丛蒙山。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北。绵亘于定襄、忻州、阳曲三县市交界处。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系舟于此,今尚存石如环轴,故名。金文学家元好问父子隐居读书于本山福田寺,故又称“读书山”。东北—西南走向,长约百余千米。主峰柳林尖山,海拔 2101 米。滹沱河、汾河分水岭。古迹有文殊寺、白云洞等。
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。为滹沱河、汾河分水岭。《寰宇记》卷42忻州秀容县:“系舟山,尧遭洪水系舟于此,在县南四十里。”即此。
又称小五台、丛蒙山。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北。绵亘于定襄、忻州、阳曲三县市交界处。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系舟于此,今尚存石如环轴,故名。金文学家元好问父子隐居读书于本山福田寺,故又称“读书山”。东北—西南走向,长约百余千米。主峰柳林尖山,海拔 2101 米。滹沱河、汾河分水岭。古迹有文殊寺、白云洞等。
①一名扇子峡。即今湖北宜昌县西西陵峡东段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3峡州: 明月峡 “在夷陵县。高七百余仞,倚江于崖,面白如月。又如扇,亦曰扇子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夷陵州: 明月峡 “在州西二十里悬崖
①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吴新都郡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始新县 (今浙江淳安县西北新安江北岸,现已没入千岛湖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黄山市大部、歙县、休宁、黟县、祁门、绩溪等县及江西婺源、浙江淳安县地。隋开
①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:龙耳山“周亘五十余里,南接郴州界”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:龙耳山“双峰如龙耳,故名”。②在今四川旺苍县北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南江县:龙耳山“在县西
①一作管桥。在今山东滕州市南四十里,跨薛河上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: 官桥 “隋开皇八年建”。②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北。清咸丰元年 (1851),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北。清末太
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与察哈尔右翼前旗之间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开皇十九年(599),“代州总管韩洪等将步骑一万镇恒安,达头骑十万来寇,韩洪军大败,仲卿自乐宁镇邀击,斩首千余级”。
在今河南永城县西五十里酂城东南隅。1930年在此发现龙山文化遗址。
在今河北蠡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蠡县:土尾河,“《志》云:唐河经县东南分流,为土尾河。又东北经清苑县及高阳县境,下流仍合于滋、沙诸河”。
亦作霄城县。西晋末置,属竟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。北周改竟陵县。古县名。宵,又作霄。西晋末置,治今湖北省天门市东北。属竟陵郡。北周改名竟陵县。
1949年解放后由龙游县城区析置,治所即今浙江龙游县。1949年10月撤销,并入龙游县。
①北宋置,属定平县。即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。金改名大昌镇。②即今浙江兰溪市西北四十三里永昌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兰溪县:永昌镇“有三河渡,为金、衢、徽、严四郡之要地。嘉靖间,矿贼窃发,设兵驻防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