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石牛道。古代陕西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间的主要交通路线。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入蜀,经广元市而至剑阁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6四川: “石牛道亦名金牛道。”即“石牛道”。
在今陕西长安县南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沈水上承皇子陂于樊川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25万年县: 皇子陂 “在启夏门南三十里。陂北原上有秦皇子冢,因以名之。隋文帝改为永安坡。周回九里”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
唐置,治所在比景县(今越南义静省境)。贞观八年(634)改为景州。后废。
亦作鹏茄罗 (啰) 国、明呀喇。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一带。《明史·外国传七》:“榜葛刺,即汉身毒国,东汉曰天竺。……榜葛剌则东印度也。自苏门答剌顺风二十昼夜可至。永乐六年,其王霭牙思丁遣使来朝,
在今青海贵德县境。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延熹二年 (159),烧当羌等 “寇陇西、金城塞,颎将兵及湟中义从羌万二千骑出湟谷,击破之。追讨南度河,使军吏田晏、夏育募先登,悬索相引,复战于罗亭,大破之”。《
又作郭布、高普。在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,墨脱县治西南八十九里处,沿雅鲁藏布江右岸。为珞巴语名。原隶属西藏地方政府管辖。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即台阁山。在今福建大田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谓南台山在大田县南二百余里,误。
一名浦阳溪。又曰西运河。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南宋淳熙九年(1182),知常州章冲奏:“其南曰西蠡河, 自宜兴太湖而下,止开浚二十余里,若更令深远,则太湖水来,漕渠一百七十余里,可
①在今浙江缙云县北十二里黄龙村。《明史·耿再成传》: “从取金华,为前峰,屯缙云之黄龙山以遏敌冲。” 即此。②在今安徽贵池市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贵池县: 黄龙山在 “府北五里,滨大江,有望江亭
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)置,属吉林将军。治所在阿勒楚喀城(今黑龙江省阿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拉林河以东、蚂蚁河以西、松花江中游以南地区。宣统元年(1909)改置阿城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