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摩州
元大德四年 (1300) 以维摩部置,属广西路。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六十里阿猛镇。辖境包有今云南丘北县地。彝语 “维” 为沟,“摩” 为水井,意即小河旁水井边的地方。明代属广西府,治所在今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。崇祯四年 (1631) 又迁治今云南丘北县西十三里旧城。清康熙八年 (1669) 废入广西州和广南府。后以原维摩州部分地属开化府,为江那里。
元大德四年(1300年)改惠么部置,治今云南省砚山县西北维摩,属广西路。明徙治今云南省丘北县。属广西府。清康熙八年(1669年)废。
元大德四年 (1300) 以维摩部置,属广西路。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六十里阿猛镇。辖境包有今云南丘北县地。彝语 “维” 为沟,“摩” 为水井,意即小河旁水井边的地方。明代属广西府,治所在今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。崇祯四年 (1631) 又迁治今云南丘北县西十三里旧城。清康熙八年 (1669) 废入广西州和广南府。后以原维摩州部分地属开化府,为江那里。
元大德四年(1300年)改惠么部置,治今云南省砚山县西北维摩,属广西路。明徙治今云南省丘北县。属广西府。清康熙八年(1669年)废。
在今浙江余姚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 茭湖岭 “在县南五十里。山径峭险,亦四明(山) 之别岭也”。
北周改临江郡置,属和州。治所在乌江县(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改临江郡置,治乌江县(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)。隋开皇中废。
北魏行宫。在今山西右玉县境内。天兴六年(402)建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天赐元年(404),“车驾幸犲山宫”,即此。
即今湖北通城、崇阳二县及蒲圻市境之陆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蒲圻县: 蒲圻河 “发源江西宁州之修水,合通城县之嶲水,北流至崇阳,会桃溪水,折而东,又折而西,过荆港北,径治南,又东北流,复折而西北至陆口
一名里云口镇。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十八里新里仁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3 《乡镇》:沔阳州 (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) 东乡有 “新里仁口”。集镇名。在湖北省仙桃市中部。属张沟镇。人口7000。原新里
东汉改北新成县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南二十里。西晋属高阳国。北魏改名新城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绥和元年(前8年)置,治今河北省徐水县西南。属中山国。东汉和帝时改属涿郡。三国魏改属范阳郡。西晋改属高
清道光四年(1824)改兰阳县置,属开封府。治所即今河南兰考县。宣统元年(1909)改为兰封县。古县名。清道光四年(1824年)由兰阳县合仪封厅改置,治今河南省兰考县。属开封府。宣统元年(1909年)
1935年置,属广西省。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瑶族乡。1952年与西林县合并,改设田林县。旧县名。1936年由西林、凌云、西隆三县析置,因在古田州之西得名。治潞城(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)。1952
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郊开南村。元代废。
在今广东信宜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7高州: 特亮江 “在茂名县西一百里。源出宋山下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高州府一》: 特亮江 “在信宜县西。…… 《旧志》: 东南流入窦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