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建,属嶲州。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南。唐樊绰 《云南志》 卷1: 台登县 “西南八十里至普安城,剑南西川节度使重兵大将镇焉”。藏语名诺济城。唐筑,在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礼州西。《蛮书·云南界内途程》:台登“
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支塘镇。南朝梁置兴国县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常熟县:“元末张士诚开浚白茅,因故址筑城,周五里,曰支塘城。今为支塘市,城址犹存, 自昔为戍守处。”在江苏省常熟市东部,白茆塘、盐
西魏恭帝 三年(556) 改难江县置,为北水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南八庙场。《寰宇记》卷139清化县: 废盘道县 “因龙腹山道路盘曲为名”。隋属清化郡。唐武德初属巴州。贞观十一年 (637)其治所东
南北朝至隋勿吉七部之一。分布在今乌苏里江流域。《北史·勿吉传》:勿吉部类凡七种,“其五号室部,在拂涅东”。唐入渤海国。
在今海南省海口市。明正德 《琼台志》 卷5: 海口港 “在 (琼山) 县北十里海口都,水自南渡大江至此,会潮成港。今官渡自此达海北”。曾名秀英港。在海南省海口湾顶、琼州海峡南部。扼北部湾和南海的交通要
即青冈岭。在今甘肃环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唐天成四年 (929),“康福行至方渠,羌胡出兵邀福,福击走之; 至青刚峡,遇吐蕃野利、大虫二族数千帐, 皆不觉唐兵至, 福遣卫審掩击,
又名金紫山。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北隅。明洪武 《无锡县志》 卷2: 金匮山 “周回数十丈,当邑之中,邑之主山也。世传有金匮藏书于山下,为无锡之巨镇,故名”。清置金匮县以此为名。
即今新疆中部之开都河及孔雀河。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 敦薨之山 “敦薨之水出焉,而西(东) 流注于泑泽”。《水经· 河水注》: 敦薨之水“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,……东南流注于敦薨之薮”。
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北中黄乡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 “下铜鼓铺”条下:又有“中黄铺”等,“皆戍守处”。
一作残孤堡。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六十五里残虎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残虎堡 “嘉靖二十三年筑,隆庆六年增修。周一里有奇。嘉靖中尝苦寇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