羌浪驿
亦作俭浪驿。唐剑南至南诏清溪道主要驿站之一。在今四川德昌县北、安宁河东岸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卷1:沙野城“至俭浪驿八十里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巂州:“又经沙野二百六十里至羌浪泽。”贞元十四年(798)内侍刘希昂出使南诏经此。
在今四川省德昌县北。唐贞元十四年(798年)朝廷派刘希昂出使南诏,途经羌浪驿,即此。
亦作俭浪驿。唐剑南至南诏清溪道主要驿站之一。在今四川德昌县北、安宁河东岸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卷1:沙野城“至俭浪驿八十里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巂州:“又经沙野二百六十里至羌浪泽。”贞元十四年(798)内侍刘希昂出使南诏经此。
在今四川省德昌县北。唐贞元十四年(798年)朝廷派刘希昂出使南诏,途经羌浪驿,即此。
北宋置,属西安州。在今宁夏海原县境。后废。
亦作镐池、鄗池。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县西北丰镐村西北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载: 始皇三十六年 (前211),“秋,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,有人持璧遮使者曰: ‘为吾遗滈池君’”。《集解》: “张晏曰
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二十里王寮乡。清光绪《富平县志》图:东北有王寮镇。在陕西省富平县中部。面积24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寮镇,人口1490。相传元时此地遭灾,镇国武仕王寮到此赈济灾民。为
在今四川西充县城内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西充县:“有西充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顺庆府一》:西充山“在西充县治东。为一邑之胜。《旧志》在城内西北隅”。
即羊平县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、龙江下游及红水河下游一带。《宋书·州郡》 桂林太守阳平令: “按晋武帝太康元年,立桂林之洋平县,疑是。”
亦作芦沽驿。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。《元史·文宗纪》: 至顺初,云南诸王秃坚等叛乱,罗罗斯土官撒加伯攻建昌县,“四川军亦败撒加伯于芦古驿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 ·宁远府》: “泸沽驿在(西昌) 县北一百
①一名老四平街,又称古四平街。即今辽宁昌图县北老四平镇。清宣统《昌图府志》:四平街“东通吉林半拉山门,北至奉化县(今梨树县),西达八面城,南抵鹭村,其道里距离皆相若,为
明嘉靖四十四年 (1565) 以龙溪县之靖海馆及漳浦部分县地置,属漳州府。治所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。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。1914年属汀漳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60年与龙溪县合并,为龙海
元北境部族,并为地区名。火里又译豁里,秃麻又译秃马惕。即今贝加尔湖东西地区,俄罗斯布里雅特共和国境。《史集》(第1卷第1册):巴儿忽、火里、秃麻等部居住在巴尔忽真·脱古木地面,在薛良格河的那边,蒙古之
明天启年间建,属香山县。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前山镇。清乾隆八年 (1743) 设海防同知驻此,嘉庆十四年 (1809) 并设游击防守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筑城,即今广东省中山市东南前山镇。乾隆八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