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邑县
唐天祐三年 (906) 改聊城县置,属博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北。五代唐同光初复为聊城县。
古县名。唐天祐三年(906年)改聊城县置,治今山东省聊城市东北。五代唐同光初复为聊城县。
唐天祐三年 (906) 改聊城县置,属博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北。五代唐同光初复为聊城县。
古县名。唐天祐三年(906年)改聊城县置,治今山东省聊城市东北。五代唐同光初复为聊城县。
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城内村。 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26海丰县: “白场盐大使一员, 驻下寨城。”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泉州路为府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晋江县 (今福建泉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、澎湖列岛及厦门、同安、金门、德化等市县地。清辖境缩小,永春、德化二县割出,置永春直隶州; 澎湖
在今四川金堂县南十八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4怀安军: 鳖灵迹 “在金堂峡南岸,去军二十余里。石门有巨迹,长三四尺。旁刻 ‘鳖灵跡’ 三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金堂县: 金堂峡在 “县东二十里。两山拱
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)改庄浪卫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永登县。永乐元年(1403)复改为庄浪卫。见“庄浪卫”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北宋置,属恭城县。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北七十里龙虎村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东北龙虎街。北宋属恭城县。
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铜钟乡。民国 《资阳县志稿》卷1: 铜钟河“一名白佛场。距城七十里。创建光绪二十九年”。
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罗冈镇。明正德 《兴宁县志》 卷2: 罗冈步市 “在县北七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兴宁县 “消陂尾隘” 条内: “ 《志》 云:县北九十里有罗冈隘,接江西安远县界。” 万历中设
即壻水。又名听水、左谷水。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湑水。源出听山,东流径城固县北,入汉水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左谷水出汉北,即壻水也……川有唐公祠。唐君字公房,成固人也,学道得仙……公房升仙之日,壻行未还
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南刘行镇。清光绪《宝山县志》卷1:刘行镇“在县治西南二十四里。《旧志》称刘家行,又名华井里,今更名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