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
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绛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 庄公二十五年 (前669), “晋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,乃城聚而处之。冬,晋侯围聚,尽杀群公子”。
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。鲁庄公二十五年(前669年),晋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,乃城聚而处之,即此。
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绛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 庄公二十五年 (前669), “晋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,乃城聚而处之。冬,晋侯围聚,尽杀群公子”。
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。鲁庄公二十五年(前669年),晋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,乃城聚而处之,即此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雷州置,治所在海康县 (今广东雷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遂溪、湛江以南雷州半岛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雷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雷州改置,治所在海康县(今广东雷州市),
即今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之中北暗沙,位于中沙大环礁北部边缘。西距鲁班暗沙2.7海里,是一东西向长条形暗礁。1947年命名立夫暗沙。1983年改名中北暗沙。
北魏正光末置,属昌黎郡。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。东魏兴和中寄治英雄城(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)。北齐废。
在今湖北黄州市南,长江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9黄州: 临皋馆 “在朝宗门外。原名瑞庆堂,以故相秦公桧之父舣舟其下,秦公于是乎生”。
在今河南新蔡县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新蔡县:“有大吕亭。”注引《地道记》曰:“故吕侯国。”《水经·汝水注》:汝水“又东为青陂,陂东对大吕亭。……西南有小吕亭,故此称大也”。
即昌门县。在今安徽祁门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04祁门县: “本名阊门,著于秦汉之代。县有巨石夹流水两相对,其状如门,故号阊门焉。东北又有涌流,其山左右云峰削成,其中坦陆周回数顷。唐永泰元年,土人方清作乱
即今湖北秭归县 (剪刀峪) 西北新滩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归州: “东南有南逻口巡检司,后迁于新滩。” 清代宜昌府同知驻此。
唐天宝五载 (746) 析临翼郡翼置,治所在真符县 (今四川茂县西北)。乾元元年 (758) 改为真州。
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南忠路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忠路安抚司: 革井溪在 “司东一里”。
南朝梁置,属南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龙海市西北古县。唐乾元二年(759)移治今漳州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02漳州龙溪县:“因龙溪为名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龙溪县:九龙江,“梁大同间有九龙游戏江上,因名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