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
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绛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 庄公二十五年 (前669), “晋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,乃城聚而处之。冬,晋侯围聚,尽杀群公子”。
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。鲁庄公二十五年(前669年),晋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,乃城聚而处之,即此。
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绛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 庄公二十五年 (前669), “晋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,乃城聚而处之。冬,晋侯围聚,尽杀群公子”。
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。鲁庄公二十五年(前669年),晋士使群公子尽杀游氏之族,乃城聚而处之,即此。
邑名。又名昌城。战国时齐地,后入燕。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五里昌城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惠文王二十五年 (前274),“燕周将,攻昌城、高唐,取之”。又,《乐毅传》: 燕昭王 “封乐毅于昌国,号为昌
春秋时卫邑,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六年(前547),“齐乌余以廪丘奔晋,袭卫羊角,取之”。杜注:“今廪丘县所治羊角城是。”《晋书·地理志》 濮阳国廪丘:“有羊角城。”
一作苏蔺城。即忒息丰 (或译泰西封)。在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。为萨珊波斯国都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波斯国 “都宿利城。……城方十里,户十余万,河经其中南流”。
即官洛佈。 在今广东花都市西北十二里。清光绪 《广舆地全图》: 花县西南有官禄㘵 (村)。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出生于此。村名。又称老村。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部偏西。清乾隆中期,洪秀全先
即灌水。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潼水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灌水 “出松果之山,北流径通谷,世亦谓之通谷水,东北注于河”。
即大福坪。今湖南安化县东南一百三十二里大福镇。
在今福建龙海市西北福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: 福河堡在 “府东南四十五里福河滨。嘉靖中,乡人以福河系各港之要害,筑土城以防倭寇,寻置官兵戍守”。
①西汉高帝置,治所在乐成县 (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)。文帝二年 (前178) 改为国。三国魏改为郡,治所在乐城县 (今献县东南)。西晋复为国。北魏又改为郡,移治武垣县 (今河北河间市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
南朝梁大同六年 (540) 析海虞县置,属信义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常熟市南。隋开皇九年 (589)移治原南沙县城 (今常熟市西北五十里)。大业初属吴郡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又移治海虞城 (今常熟市),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南充县 (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)。《寰宇记》 卷86果州: “以郡南八里果山为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南充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果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