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胥山

胥山

①又名庙诸山、仆射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四十里,太湖东岸胥口之南。《史记·伍子胥传》:伍子胥死,“吴人怜之,为立祠于江上,因命胥山”。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: 阖庐时,“筑吴越城,城中有小城二,徙治胥山”。可见胥山之名,阖闾时已有之,非祠祀伍胥而得名。

②即今浙江杭州市南之吴山。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 “吴王闻之大怒,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,浮之江中,吴人怜人,为立祠于江上,因命曰胥山。”或说在今江苏南境。

③在今浙江嘉兴市东二十六里胥山村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 秀州嘉兴县 “有胥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: 胥山 “在嘉兴县东南。《晏公类要》 云: 昔子胥经营于此”。故名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即今浙江省杭州市吴山,有伍子胥祠,故又名胥山。(2)本名张山,在今浙江省嘉兴市东。相传伍子胥伐越经此,故名。山上有吴王磨剑石。(2)今山名。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,西濒太湖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引《吴录》称,吴王(夫差)杀(伍)子胥并投江中,吴人于山上立祠,因名胥山。山体由砂岩构成。东延为皋峰山。海拔190米。《吴县志》载:“相传帝尧省方巡览震泽(太湖),皋陶从帝曾于此山听断,故名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涤山

    即大辟山。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一百里与临安县交界处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4:“此山清幽,大可洗涤尘心,故名。”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大涤山,“按《晋书·郭文传》,文辞家游名山,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

  • 任城国

    东汉元和元年(84)分东平国置,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。治所在任城县(今山东微山县西北)。辖今山东济宁附近地。三国魏为任城郡。西晋复为任城国。永嘉后废。东汉元和元年(84年)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

  • 北灵丘郡

    东魏天平二年(535)置,属恒州。治所在今河北蔚县。北齐废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年)置,治灵丘县(今山西灵丘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蔚县和山西省灵丘县部分地。北齐省。

  • 难江县

    ①南朝梁普通六年 (525) 置,属北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南八庙场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改为盘道县。②北周天和五年 (570) 置,为集州、平桑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南江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40集

  • 天龙山

   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八十里。古称方山,北齐时在山上建天龙寺,因称天龙山。山东、西两峰有从北齐至隋、唐的石窟造像二十余窟,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,称为天龙山石窟。

  • 李固渡

    金代黄河上津渡名。在今河南滑县西南沙店南三里许。《金史·河渠志》:大定八年(1168)六月,“河头李固渡,水溃曹州城,分流于单州之境”。即此。金代黄河津渡。在今河南省滑县西南沙店南。大定八年(1168

  • 綦村镇

    北宋置,属沙河县。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四十余里綦村镇。盛产铁,北宋于此置铁冶司。在河北省沙河市中北部。面积123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綦村,人口2670。古为冶铁处。綦,青黑色,因名。

  • 航步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舒城县。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北四十里杭埠镇。②在今江西临川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临川县: 航步镇在 “府西南五十里。洪武四年置税课局于此”。清时裁。

  • 葛孽

    战国魏邑,后入赵。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南二十里。《战国策·魏三》: 叶阳君谓魏王曰,“王尝身济漳,朝邯郸,抱葛薛、阴成以为赵养邑,而赵无为王有也”。清黄丕烈 《战国策札记》: “ ‘薛’ 即 ‘孽’字之省

  • 梅君山

    即梅仙山。在今福建建瓯市南二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