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鸣山
一名神山,亦名鸣山。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1信州:自鸣山,“《旧经》云:上有湖,中有藤围丈余, 上干云霄,枝叶四垂。天欲雨则水涌有声,故名自鸣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贵溪县:自鸣山“邑之镇山也,巍然群峰之上”。
一名神山,亦名鸣山。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1信州:自鸣山,“《旧经》云:上有湖,中有藤围丈余, 上干云霄,枝叶四垂。天欲雨则水涌有声,故名自鸣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贵溪县:自鸣山“邑之镇山也,巍然群峰之上”。
①即今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东南三十八里勐梭乡。宋大理时名木索甸。后改勐梭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梭” 为美丽,意即美丽的地方。②在今越南封土。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,设掌寨。
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大盐井村。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置大盐井土百户。
即七峰山。在今河南方城县北三十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荆州方城县“有七石山”。即此。
北周置,属弘州。治所在今甘肃碌曲县西南。隋开皇初废。
即今河南沁阳市北丹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河内县:“有丹水,开元十一年更名怀水。”
在今广东封开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4封州: 猿居山 “在县北二十里。山多猿猱”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 猿居山 “在封川县北三十里。一名猿岭。平冈漫坡,或起或伏。上多林木,猿狖所居。有猿岭径”。
即今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3: 广昌县南有驿前汛。
北魏北境六镇之一。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乌兰不浪土城梁古城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 太和十八年 (494),八月 “己未,幸武川镇”。《水经· 河水注》: “荒干水又西南,经云中城北,白道中溪水注之。水发源
唐贞观十一年 (637) 改西利州置,治所在深利县 (今云南永仁县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县和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。天宝后废。唐羁縻州。贞观十一年(637年)改羁縻西利州置,治深利县(今云南永仁县)
唐武德二年(619)改狄平县置,属静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北普济镇大营坝。《寰宇记》卷140嘉川县:地平县“取天成地平之义”。六年(624)为静州治。贞观十七年(643)属集州。永泰元年(765)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