舆县
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市北。东汉改为舆侯国,属广陵郡。三国吴复为舆县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 (436) 并入江都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仪征市北。属临淮郡。东汉属广陵郡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年)并入江都县。
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市北。东汉改为舆侯国,属广陵郡。三国吴复为舆县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 (436) 并入江都县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仪征市北。属临淮郡。东汉属广陵郡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年)并入江都县。
西汉置,属张掖郡,为农都尉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(俗称白虎城)。西晋改名番禾县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复置番和县,属凉州。大业初属武威郡。唐武德二年 (619)又改名番禾
秦始皇三十三年 (前214) 置,治所在番禺县(今广东广州市)。秦、汉之际地入南越国,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灭南越国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滃江、大罗山以南,珠江三角洲及绥江流域以东。其后渐缩小。隋
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改吉林将军置,省会在吉林县(今吉林省吉林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南, 吉林省长岭、四平、伊通、靖宇以东,乌苏里江瑚布图河以西,图门江以北地区。1945年析置松江省,并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那曲县桑雄区。唐时吐蕃曾置驿站于此并为赞普 (王) 迎宾之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蛤不烂驿,旁有三罗骨山,积雪不消,又六十里至突录济驿,唐使至,赞普每遣使慰劳于此。”
在今陕西长安县南,接宁陕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一》 引 《旧志》: “在长安县南终南山麓,谷内有东蒙峰,亦曰东明峰。”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南。宋种放隐居谷内之东明峰。
又名色或晒仁则。即今西藏萨迦县东一百八十余里之赛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色仁孜宗。1960年并入萨迦县。
金置,属长清县。在今山东长清县地。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崇庆府置。治所在晋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市、新津县地。二十年 (1283) 改为崇庆州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崇庆府置,治晋原县(今崇州市)。辖
在今安徽宿松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一》:小隘岭“在宿松县西北八十里。岭脊与湖北蕲州交界,阻山临河,峭隘盘曲。明初,攻湖广元帅石良,由此岭通道蕲州”。
①东汉建安十三年 (208) 孙权分歙县置,属新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 (排岭镇) 西南仙居村附近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因与宁州建宁郡之新定县重名而改为遂安县。②唐武后久视元年 (700) 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