芷江县
清乾隆元年(1736)置,为沅州府治。治所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。民国初为湖南辰沅道治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86年改设芷江侗族自治县。
古旧县名。清乾隆元年(1736年)置,治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,为沅州府治。1986年撤销,改设芷江侗族自治县。
清乾隆元年(1736)置,为沅州府治。治所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。民国初为湖南辰沅道治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86年改设芷江侗族自治县。
古旧县名。清乾隆元年(1736年)置,治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,为沅州府治。1986年撤销,改设芷江侗族自治县。
湘江流至湖南衡阳市北与蒸水合流后称为蒸湘。与漓湘、潇湘合称为三湘。湘江在湖南省衡阳市北与蒸水会合后称为蒸湘。与潇湘、漓湘合称“三湘”。
①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新华乡 (官渡场)。清嘉庆 《东乡县志》: 官渡场 “去县治二百三十里”。②即今四川巫山县南官渡河南岸之官渡镇。清道光 《夔州府志》 卷 12: 官渡场 “在县南六十里”。③清为官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化县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8内亭县:“因内亭水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宁越郡。唐属钦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入灵山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
在今江西南丰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3建昌府: 金障山 “在南丰县西南一百里。根盘百余里,高十余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建昌府一》: 金嶂山“南去广昌县四十里,跨两县界”。
一名白羊口。在今山西天镇县北白羊口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大同县有白阳口。
明改元蓝口站为驿,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蓝口镇。又置蓝口巡司于此。元置蓝口站,即今广东省河源市东北蓝口。明置为驿。
①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2维州: “白狗羌首领旧附,于姜维城置维州以统之”,以姜维城为名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二年 (628) 复置,为羁縻
在今广西崇左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太平府:龙马泉“在府治南。其水清碧,南入丽江。相传有神龙化马于此,因名”。
北周建德六年 (577) 改琅邪郡置,治所在朐山县 (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年)改琅邪郡置,治朐山县(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。属海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北玄武湖畔。《南史·后妃传》:齐武帝“车驾数幸琅邪城,宫人常从,早发,至湖北埭,鸡始鸣,故呼为鸡鸣埭”。晚唐李商隐《南朝诗》:“玄武湖中玉漏催,鸡鸣埭口绣襦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