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湖南路
北宋至道三年 (997) 分荆湖路南部置,简称湖南路。治所在潭州 (今湖南长沙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汨罗、益阳、安化、洞口、绥宁等县以南及广西越城岭以南湘水、灌水流域。元废。
简称湖南路。北宋初置。雍熙二年(985年)与荆湖北路合并为荆湖路,至道三年(997年)析荆湖路南部又置,治潭州(治今湖南长沙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以南、雪峰山以东的湘江、资水流域与巫水上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、灌阳、资源等县地。元至元中废。
北宋至道三年 (997) 分荆湖路南部置,简称湖南路。治所在潭州 (今湖南长沙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汨罗、益阳、安化、洞口、绥宁等县以南及广西越城岭以南湘水、灌水流域。元废。
简称湖南路。北宋初置。雍熙二年(985年)与荆湖北路合并为荆湖路,至道三年(997年)析荆湖路南部又置,治潭州(治今湖南长沙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以南、雪峰山以东的湘江、资水流域与巫水上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、灌阳、资源等县地。元至元中废。
即画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后汉书·耿弇列传》:“弇进军画中,居二城之间。” 李贤注: “画中,邑名也。……故城在今西安城东南。有澅水,因名焉。”
在今内蒙古乌审旗或陕西定边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九年(626),“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骑屯河南,入塞,围乌城”。胡三省注:“乌城,盖在盐州五原县乌盐池。或曰,在朔方乌水上。”
即大要县。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东南。东汉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北地郡大县注:师古曰:“即古要字也, 音 一遥反。”
在今广西北流市西。明于此置巡司。后废。
又称演武厅。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南麓。原为清军马队操练之处。咸丰三年 (1853) 太平军曾在此搭台演说。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设此。“五四” 运动以来,这里更成为群众举
即今广西邕宁县东北长塘。清雍正《广西通志》卷20南宁府宣化县:东去水路“东瓜塘十里至长塘”。
唐时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道路名。附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。所言入西域道,除在今新疆境内的若干支线外,其主要干线有二:(1)为由焉耆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)至安西(
即北宋之冯街镇。在今四川郫县北二十里古城乡(马街场)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马街镇“在郫县北”。(1)在云南省罗平县西北部。面积267.2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街,人口3120。旧时
①亦作北巴郡。东晋末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南朝宋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苍溪、南部、南充、西充等市县地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为盘龙郡。②南朝宋元嘉十二年(435)侨置,属益州。治所
亦作雁翅㘰门。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雁翅乡。清光绪 《宣城县志》 卷4: 雁翅陡门渡 “上、下二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