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紫关
一名荆子关。即今河南淅川县西北八十八里荆紫关镇。清王定安 《求阙斋弟子记》 卷12: 同治五年 (1866) 七月,上谕: “张、牛等股有向淅川、内乡之意,而荆紫关、潼关为入陕通衢。”
又称荆子关、荆子口关。在今河南省淅川县城关镇西北。南临丹江,北负群山,为豫、鄂、陕三省交通咽喉,历为交通、军事、商业要津。西汉时名草桥关。明代以关后山上长满荆条,荆花盛开时遍地荆籽飘落,改名荆籽关。后以荆花呈紫色,遂雅称今名。金正大八年(1231年)武仙由荆子口会邓州军,以抗蒙古军队于此。
一名荆子关。即今河南淅川县西北八十八里荆紫关镇。清王定安 《求阙斋弟子记》 卷12: 同治五年 (1866) 七月,上谕: “张、牛等股有向淅川、内乡之意,而荆紫关、潼关为入陕通衢。”
又称荆子关、荆子口关。在今河南省淅川县城关镇西北。南临丹江,北负群山,为豫、鄂、陕三省交通咽喉,历为交通、军事、商业要津。西汉时名草桥关。明代以关后山上长满荆条,荆花盛开时遍地荆籽飘落,改名荆籽关。后以荆花呈紫色,遂雅称今名。金正大八年(1231年)武仙由荆子口会邓州军,以抗蒙古军队于此。
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北大小湘水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 湘峡山在 “府西三十余里。高数十仞,周八里。群峰列峙,江经其中,形类潇湘。其东五里为小湘峡。宋皇祐四年,侬智高犯端州,州守李宝臣曰:
西晋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。隋属九真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于县置永州,贞观十年(636)属爱州。至德二年(757)改为军宁县。古县名。西晋置,治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。属
明置,属汶川县。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绵虒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茂州: 苏村寨在 “县西北四十里。旧置寒水驿于此,并设寒水巡司世其职,以防守河西。正统七年为草坡蛮所攻,隆庆中复被残掠,因移寨于河东,亦
即今山西浑源县西南李峪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李峪口“在浑源州西南十五里”。
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左原山“在县东北三十五里。群峰环绕,中有田二千余亩,居民悉藏谷中”。
在今江苏苏州市临顿路中段、悬桥巷西端。《吴地记》 曰: “定跨桥,阖闾于行苑内置,游赏之处。基址见存。”
秦置,属泗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。《汉书·曹参传》:高帝十二年(前195),“与高祖会击黥布军,大破之。南至蕲,还定竹邑、相、萧、留”。即此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老符离集
在今贵州石阡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石阡府: 香炉囤 “平地高二十丈,可容五百人,避苗 ‘寇’ 者,倚此为险”。
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南武关驿。旁扼褒斜道,为陕蜀交通咽喉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69凤州: 武休、饶风关,“ (褒斜谷) 旁连武休关,又极东为饶风关”。《宋史·吴玠传》: 南宋绍兴三年 (1133),金将撒离喝
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三十五里长江滨之刘渡镇。清乾隆《无为州志》卷4《津梁》:刘家渡“在城南四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