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山
①在今安徽泾县西南,东濒青弋江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一》: 蓝山 “在泾县西南六十里。周三十里。下有蓝山坑,俯瞰安吴渡。李白诗: 蓝岑耸天壁,实兀如鲸额”。
②即蓝岭。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。《新唐书·德宗纪》: 贞元十五年 (799),“郴州蓝山崩”。即此。
在安徽省泾县西南。海拔581.7米。唐时建永安寺,又名耸壁寺,取李白诗“蓝岑耸天壁,突兀如鲸额”之意。李白曾游此山,欲卜筑其地,山麓有放歌台。
①在今安徽泾县西南,东濒青弋江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一》: 蓝山 “在泾县西南六十里。周三十里。下有蓝山坑,俯瞰安吴渡。李白诗: 蓝岑耸天壁,实兀如鲸额”。
②即蓝岭。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。《新唐书·德宗纪》: 贞元十五年 (799),“郴州蓝山崩”。即此。
在安徽省泾县西南。海拔581.7米。唐时建永安寺,又名耸壁寺,取李白诗“蓝岑耸天壁,突兀如鲸额”之意。李白曾游此山,欲卜筑其地,山麓有放歌台。
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、敦化市南松花江支流富尔河。清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 卷27: 富勒呼河 “国语 (满语),富勒呼,口袋也。(吉林) 城东南一千一百二十五里,源出额敦山,南入赫通额河”。
即今云南泸水县北二十里卯照。清乾隆时设土千总驻守。傈僳语“卯”为地方,“照”为“来照”的缩音,即手心窝。因地似手掌心而得名。
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北海滨蛤沙。《清 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蛤沙镇 “在连江县东北五十里。崖石峭立如壁。明洪武十六年,置河泊所于此。二十年筑城。今废”。古镇名。在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北部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
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河州路置,属西安都卫。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。后属陕西都司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、广河、和政等市县及东乡族自治县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。五年 (1372)改为河州府,
一作白塔堡。明置,属沈阳中卫。即今辽宁沈阳市南二十里白塔镇。村有白塔,故名。《清太祖实录》:天命六年(1632)三月,明“奉集堡总兵李秉诚、武靖营总兵朱万良、姜弼领骑兵三万来援沈阳,营于白塔铺”。后金
亦名桂山、玉台山。在今广东新会市北。清康熙《新会县志》卷5:圭峰山,“邑之镇山。一名玉台山。在城北三里。西连绿护,嵯峨插天,南望厓门,汪洋浩淼,为一邑壮观”。古称桂山,又称玉台山。广东省新会市区北面诸
在今甘肃礼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礼县:“圣湫山在县北六十里。”
北宋置,属德顺军。在今甘肃庄浪县西北。北宋时筑,在今甘肃省庄浪县西北。
一作龙耆城。即今青海海晏县(三角城)。西汉末置西海郡于此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湟水又东南流径龙夷城,故西零之地也。”
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蒋峪镇。明嘉靖 《临朐县志》: 蒋峪集 “在县南七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