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津关
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太平县: 蓝津关 “在县东北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太平厅》: 蓝津关 “在厅东三十里。旧名滩津关。四山环阻,中通鸟道,为要害地”。
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太平县: 蓝津关 “在县东北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太平厅》: 蓝津关 “在厅东三十里。旧名滩津关。四山环阻,中通鸟道,为要害地”。
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,乾州西南六十里。山势险峻,径路崎岖,苗民屡凭险为固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谓“乾隆初年,苇冲苗尝出劫高岩河粮船即此”。
在今河南桐柏县东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南阳郡平氏:“桐柏大复山,淮水出。”注引《荆州记》曰:“桐柏淮源涌发,其中潜流三十里,东出大复山南,山南有淮源庙。”
①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龙虎山。《太平御览》卷48:龙虎山,“《信州图经》曰,龙虎山在贵溪县。二山相对,溪流其间,乃张天师得道之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信州贵溪县:龙虎山“两山相峙,山峰屹然,状如龙虎,
唐龙朔元年(661)置,属月支都督府。治所在悉蜜言城(今阿富汗喀布尔北巴格兰西萨曼甘附近)。8世纪中期废。唐羁縻州,龙朔元年(661年)置,治悉密言城(今阿富汗北部萨曼甘附近)。属安西都护府。公元8世
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。1933年至1943年,陕甘宁边区、晋绥边区神府县所在地在此。
金置,属平乡县。即今河北广宗县治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宪宗分洺水民户之半于武道镇,置司总管。五年以武道镇置广宗县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 云: 《元史· 地理志》 中 “武道即道武之讹”。古镇名。
又名乌耆国、乌缠国、乌夷国、阿耆尼国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员渠城 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)。北魏万度归率兵破其国,屠其城。后,焉耆国当徙都于今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旧城。唐置
一作沙城堡。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沙埕镇。三面俱海,为征榷要冲,商民辐辏。《明通鉴》附编:清顺治六年(1649)春正月,“(明)鲁王次福宁之沙埕”,即此。又作沙城堡。即今福建省福鼎市东南沙埕镇。三面俱海,
在今四川梁平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9梁山军:多喜山“距军西南五十里。山或有丹光夜现,则是境之人必多有喜事,故名。陈希夷常修道于此,石枕存焉。有雌雄二泉,名浴丹井,春夏则左盈右竭,秋冬时右盈左竭”。
即乞则里八寺海。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之乌伦古湖。《清一统志 · 科布多》: 乌陇古河“折西流经阿勒坦乌梁海旗,潴为赫萨尔巴什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