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蔚州

蔚州

北魏永安中以怀荒 (今河北张北县)、御夷(赤城县北) 二镇置,后移治今山西平遥县西北。北周移治灵丘县 (今山西灵丘县)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六年 (623) 复置,寄治阳曲县 (今太原市北阳曲镇),次年移治繁畤县 (今繁峙县西),八年 (625)移治秀容县北恒州城 (今忻州市西北),贞观五年(631) 还治灵丘县,开元初移治安边县 (今河北蔚县,至德中改名兴唐县,五代梁开平中改名隆化县,后唐同光初复名兴唐县,辽又改名灵仙县)。1913年改为蔚县。唐开元后辖境相当今河北阳原、蔚县、涞源县及山西阳高、天镇、广灵、灵丘等县地。清时仅辖今蔚县。


(蔚yù) (1)北魏永安中以怀荒、御夷二镇置,后徙治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北。北周徙治灵丘县(今属山西)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省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复置。侨治阳曲县(即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),七年侨治繁峙县(今山西繁峙县西),八年又侨治恒州城(今山西忻州市西北),贞观五年(631年)破突厥,复故地,还治灵丘县。天宝初移治安边县(至德二载〔757年〕改兴唐县,五代梁开平二年〔908年〕改隆化县,唐同光初复兴唐县,晋初改为灵仙县,即今河北蔚县),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灵丘、广灵、天镇及河北省蔚县、阳原、涞源等地,辽始有缩小。1913年省州改为蔚县。(2)西魏大统六年(540年)置,治今甘肃省合水县西华池。北周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若凉城

    当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九年 (413),“南凉王傉檀伐河西王蒙逊,蒙逊败之于若厚坞,又败之于若凉; 因进围乐都”。今址不详。疑在今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。东晋义熙九年(4

  • 慕驾川

    即慕贺川。在今青海贵南县北木格滩。《南齐书·河南传》: 吐谷浑“其王治慕驾川。多畜,逐水草,无城郭”。

  • 思陀甸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中置,属临安府。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。清康熙二十年 (1681) 改土舍,后属石屏州。道光年间迁治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。1933年废入石屏县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和泥

  • 句余山

    在今浙江四明山一带。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:“句余之山,无草木,多金玉。”郭璞注:“今在会稽余姚县南、句章县北,故此二县因以为名。”古山名。约在今浙江省余姚市东南车厩乡境。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:“句余之山,

  • 南尼华罗国

    一译西天南尼华罗国、华罗。在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岛南部,或以为即士胡茶辣国都城所在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 卷3: “西天南尼华啰国,城有三重,其人早晚必浴,以郁金涂身、面,效佛金色,国人多称婆罗门。”

  • 政州

    北宋政和五年 (1115) 改龙州置,治所在江油县 (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涪江东岸南坝镇北旧州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江油、青川二市县部分地。南宋绍兴元年 (1131) 复为龙州。北宋政和五年(1115

  • 马丘聚

    又名蓝栅城。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九江郡当涂县:“有马丘聚,徐凤反于此。”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二》:蓝栅城“周五里二百四十步。或以为即汉徐凤所据之马丘聚也”。又作马邱聚、马丘城

  • 湘山渡

   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四十里。明于此置巡司。

  • 国

    一作画国。 商代方国。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。 《甲骨文合集》28319: “戊王其田于擒大狐。”即此。

  • 宕渠山

    一名大青山。在今四川渠县东北。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 李贤注: “宕渠,山名,因以名县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138渠州: “宕渠山一名大青山,在县东五十八里。《蜀都赋》: 外负铜梁于宕渠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