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峪口
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大同府》: 虎峪口 “在阳高县东北二十里。东西十五步,墙高一丈”。
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大同府》: 虎峪口 “在阳高县东北二十里。东西十五步,墙高一丈”。
亦作他漏河、太岳鲁水。即今内蒙古东北部和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。源出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大兴安岭,东南至吉林镇赉县东南入嫩江。唐贞观初以奚族度稽部为太鲁州,即在此河流域。古水名。又作太沵河、他
即今浙江萧山市东北八里高迁桥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静传》: 孙策 “夜投查渎道,袭高迁屯”。裴松之注: “今永兴县有高迁桥。”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北。东汉建安元年(196年),孙策攻会稽,分兵袭高迁
唐贞观六年(632)置,属羁縻彻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地。后废。
在今安徽芜湖县北黄池乡。清嘉庆 《宁国府志》 卷15: “黄池渡,一名玉溪。城北一百一十里。旧设浮桥,宣城当涂两县分造。今改为渡。”
即今江西兴国县西均村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杨殷县治此。集镇名。在江西省兴国县城西部。均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2300。清初建圩,因河中盛产沙金,得名金村,谐称今名。产稻、甘薯、油菜籽等。有电力
在今内蒙古武川县东南。《辽史·天祚皇帝纪》: 保大四年 (1124),“上遂率诸军出夹山,下渔阳岭,取天德、东胜、宁边、云内等州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吴公坝。辽保大四年(1124年
在今河南新密市西北二十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荥阳郡密县:“有开阳山。”即此。
西夏置,治所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。韦州静塞监军司治此。元废。又作威州。西夏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韦州镇。蒙古废。
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南。《周书·异域·氐传》:赵昶“乃简择精骑,出其不意,径入厨中。至大竹坪,连破七栅,诛其渠率,(阴平、卢北)二郡并降”。
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顺化东之三江海湾和球二湾一带。《元史·唆都传》:至元十九年(1282),率军浮海伐占城,“又败之于大浪湖,斩首六万级”。又《亦黑迷失传》:“亦黑迷失言于镇南王,请屯兵大浪湖,观衅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