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沙口
又名蚕丛口。在今河北滦南县南六十里。旧为陷河入海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滦州: 陷河 “源出州西南五十里于家泊,汇大小群川,至蚕丛口入海”。
又名蚕丛口。在今河北滦南县南六十里。旧为陷河入海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滦州: 陷河 “源出州西南五十里于家泊,汇大小群川,至蚕丛口入海”。
亦作北峡关。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大关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6安庆府:北硖关“在桐城县北六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北硖关“以北硖山而名。道出舒城,有巡司戍守。亦为北硖镇”。
明置,属珙县。在今四川珙县南八十里罗渡苗族乡 (罗星渡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70珙县: 罗星渡堡 “元至元中亦尝设罗星长官司于此。后废。洪武中设堡,并调叙南卫官军戍守”。清废。
即今河南郏县东二十八里冢头镇。明正德 《汝州志》 卷1 《村店》: 郏县有冢头店。
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北长老乡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曾五、陆三等扰河池,陆荣廷破之于长脑。
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附近。《元史·张弘范传》: 至元十六年 (1279),弘范攻占崖山,“ (张) 世杰走交趾,风坏舟,死海陵港”。即此。
唐开元元年 (713) 改洛州置,治所在洛阳、河南二县 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市及洛宁、渑池等县以东,新密、巩义二市以西伊、洛、河流域。金兴定初改为金昌府。元改为河南府路。明改为河南府。
北魏置广乡县,隋废为镇。即今甘肃两当县治。北宋至道元年(995)移两当县治此。
在今浙江宁波市城区姚江之滨桃渡路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: 桃花渡在 “府东北三里,即鄞江渡也。渡北有天成高阜九十有九,独一阜半入于江,谓之江北墩”。自新江桥建成后,渡废。
北宋置,属富顺监。在今四川富顺县东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富顺监: “战井,监东四十里。”
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洮州置,属河州卫。治所即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乡。十二年(1379) 升为洮州卫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治今甘肃省临潭县东新城。洪武十二年升为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