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坪镇

西坪镇

即今河南西峡县西北八十二里西坪镇。清咸丰《淅川厅志》:西坪镇,“旧四大镇之一。今有小集”。


(1)在山西省大同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32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坪,人口 1850。因位于东坪之西,地势平坦,故名。1953年设西坪乡,1958年改区,1959年改公社。1971年县治由大同市迁此。1984年改镇。2001年中高庄乡并入。地处大同盆地东部、大同火山群西南端。主产玉米、谷子、黍、马铃薯、豆类、油料作物和黄花菜。有地毯、农机修理、机械加工、食品加工等厂。产火山熔岩。大秦铁路、109国道经此。(2)在福建省安溪县中偏西部、小黄溪上游。面积141平方千米。人口5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美,人口550。以“大鹏栖息”之意,昔名栖鹏,后方言谐音为今名。1958年设西坪公社,1984年改乡,1992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薯、茶叶、烤烟。为名茶铁观音发源地。还产柑橘、松、杉等林果。矿产有钨、钼、赤铁。有制茶及制茶机械、松香等厂。建有水电站。有公路接围禾、郊柏公路。(3)在河南省西峡县西部。面积257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坪街,人口 1950。传明万历年间吴姓由花园关(今西坪村东2.5千米)迁此建村,以地处花园关以西,故名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61年改区,1969年复公社,1983年复乡,1986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稻、甘薯等。有大理石、镁橄榄石、榨油、油脂加工、陶瓷、根雕等厂矿。宁西铁路、209、312国道经此。(4)在贵州省遵义县东南部。面积131.3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坪村,人口 5180。清为平里。1932年置西坪、镇稼、清流等乡。1941年并置西坪乡。1953年分置西坪、乐稼、泉涧、大同乡。1958年并入团溪公社。1961年复分置四公社,1984年改乡,1992年四乡合并置西坪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烤烟等。有铝、锰等矿藏。简易公路通马遵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龙寺

    ①一名雪山寺、白鹿寺。明建,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七十里黄龙乡西玉翠山麓。民国 《松潘县志》 卷5: “相传黄龙真人养道于此,故名。有前、中、后三寺,殿阁相望,各距五里。” 今仅存后寺。在前后寺间,有水池

  • 冠氏县

    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属魏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冠县。大业初属武阳郡。唐仍属魏州。宋属大名府。蒙古至元六年 (1269) 升为冠州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析馆陶县地置,治今山东省冠县北。属武阳

  • 栖凤山

   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木册长官司: 栖凤山在 “司北十五里”。

  • 宕州

    ①北周天和元年 (566) 于宕昌羌地置,治所在阳宕县 (今甘肃宕昌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宕昌、舟曲二县地。大业三年 (607) 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,治所在怀道县 (今甘肃宕昌县西南)

  • 招福寺

    在唐长安城 (今陕西西安市) 内崇义坊。本隋正觉寺,唐初被毁。睿宗在藩时居此。乾封二年 (667) 移长宁公主佛堂于此,名招福寺。景云二年 (711) 中宗诏令寺中别建圣容院,描绘睿宗为太子时的真容。

  • 新郑县

    秦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新郑市。西汉属河南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新郑县: “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,曰新郑,以别于京兆之郑也。” 西晋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复置,属管州,移治今新郑市南双洎河

  • 峦城

    即赤城。在今陕西华县西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渭水又东径峦都城北,故蕃邑,殷契之所居。《世本》 曰: 契居蕃。阚骃曰: 蕃在郑西。然则今峦城是矣,俗名之赤城。”又作赤城。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北。北魏时属郑

  • 大安里

   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富顺县

    北宋治平元年 (1064) 置,为富顺监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富顺县。熙宁元年 (1068) 废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降富顺州置,属叙州府。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在四川省南部。属自

  • 安家舍镇

   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安家乡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武进县图:西北有安家舍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武进县西北有“安家舍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