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晃山
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0卢阳县:晃山“山出丹砂”。《清一统志·沅州府一》:西晃山“自麓至顶可二十里,中有一涧横断之,亘以石梁,曰仙人桥,长百尺。顶上有洞,曰雷公洞,声殷殷出其间,遇者怖甚。半山有洞三,曰三鬚洞,曰镜钹洞,曰沈家洞。洞水喷出,汇为溪流曰石桥溪”。
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0卢阳县:晃山“山出丹砂”。《清一统志·沅州府一》:西晃山“自麓至顶可二十里,中有一涧横断之,亘以石梁,曰仙人桥,长百尺。顶上有洞,曰雷公洞,声殷殷出其间,遇者怖甚。半山有洞三,曰三鬚洞,曰镜钹洞,曰沈家洞。洞水喷出,汇为溪流曰石桥溪”。
即今青海省东部之青海湖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湟水又东南径卑禾羌海,北有盐池。阚骃曰: (临羌) 县西有卑禾羌海者也,世谓之青海。”古湖泊名。即今青海省青海湖。阚骃《十三州志》载:“临羌县西有卑禾羌海
即今江西高安县西北三十里村前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4:高安县西北有村前墟。
南齐改西安县置,为兴古郡治。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以西安县改名,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境。为兴古郡治。后废。
一名淮渎庙。或称淮渎祠。初建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。东汉延熹六年 (163) 移建于今桐柏县城关镇东关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平氏县注引 《荆州记》: “ (大复) 山南有淮源庙。” 《元和志》
清置,属白水县。即今陕西白水县北雷牙乡。
又作昂木仁、阿布林、将阿木凌宗。即章阿布林。治所即今西藏昂仁县。“昂仁”,藏语意为长沟。
①亦作析阳郡。北魏置,属析州 (淅州)。治所在西析阳县 (今河南西峡县)。北周改西析阳县为中乡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西峡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②隋大业初改淅州置,治所在南乡县 (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水库内)。辖
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罗河入乌苏里江的霍尔附近。后废。
古国名。即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岸之宋卡。为古代横断半岛路线主要港口之一。元汪水渊《岛夷志略》有专条记述。冲古剌是Singgora的对音,东是衍文。
在今江苏金坛市西大茅峰南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二》:元阳观“在金坛县大茅峰前。《府志》:唐置,后废。宋隆兴初,吴兴道人沈善智,穴居五十年,韩蕲王妻梁氏经此,见黑虎从道人周旋,因号为伏虎真人,助资建立殿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