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城县
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广阿县置,属赵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。大业二年(606) 改为大陆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名象城县,属赵州。《元和志》 卷17: “取县西北古象城为名。”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昭庆县。
古县名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广阿县置,治今河北省隆尧县东,属赵州。大业初改名为大陆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象城县,仍属赵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又改为昭庆县。
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广阿县置,属赵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。大业二年(606) 改为大陆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名象城县,属赵州。《元和志》 卷17: “取县西北古象城为名。”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昭庆县。
古县名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广阿县置,治今河北省隆尧县东,属赵州。大业初改名为大陆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象城县,仍属赵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又改为昭庆县。
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黔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桂平县: 弩滩在 “府西北五十里。当大藤峡口,水涌而迅,势如发弩,因名。嘉靖五年,藤峡以北瑶酋侯胜海居弩滩为乱,指挥潘翰臣诱杀之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
在今安徽黟县西南十里,东厄黟县盆地南口,地势险要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齐传》:建安十三年 (208),贺齐 “迁威武中郎将,讨丹阳黟、歙。黟帅陈仆、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黟县
在今四川邻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邻水: 昆楼山 “山岩叠峙,势如楼观。《宋志》:乾德四年,移县治于昆楼镇谓此”。
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古日古勒台河。《清一统志 · 巴林部》: 野鸡河 “在旗北一百里。蒙古名戈尔戈台。源出葱山,东南流,入黑河”。
一名舂陵水。源出今湖南新田县西北舂陵山,东南流折东北,经桂阳县北入耒阳、常宁二县市间,入湘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桂阳郡耒阳县: “舂山,舂水所出,北至酃入湖。” 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舂水 “上承营阳舂
①即玄武湖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城东北玄武门外。因在城北,东晋初年改称北湖。唐许嵩《建康实录》卷5:东晋太兴三年(320),“创北湖,筑长堤,以壅北山之水”。即此。②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六十四里。《新唐书·地
即今一泡江。在云南大姚县西,北流入金沙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大姚县:龙蛟江在“县西北百二十里。源出铁索箐,合姚州连场、香水二河,东北注于金沙江。俗名苴泡江,音讹也。水产金”。
唐垂拱三年 (687) 置,属锦州。治所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黄丝桥。五代后废。古县名。唐垂拱三年(687年)析麻阳县置,治今湖南省凤凰县西南,属锦州。五代以后废。
在今湖北荆沙市。《北史·何妥传》: 南朝梁末,“时兰陵萧眘,亦有俊才,住青杨巷,妥住白杨头。时人为之语曰: ‘世有两俊,白杨何妥,青杨萧眘’。其见美如此”。
唐末改平原州置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越南北端高平省广渊县。北宋为羁縻州。《宋史·广源州蛮侬氏》:“(广源)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源,地峭绝深阻,产黄金、丹砂,颇有邑居聚落。……唐邕管经略使徐申厚抚之,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