贲仑
(崙) 城 西晋时焉耆国地。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境。《晋书·四夷传·焉耆》: 沙州刺史杨宣经理西域,以张植为前锋攻焉耆国,“军次其国,(龙) 熙距战于贲仑城,为植所败”。
(崙) 城 西晋时焉耆国地。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境。《晋书·四夷传·焉耆》: 沙州刺史杨宣经理西域,以张植为前锋攻焉耆国,“军次其国,(龙) 熙距战于贲仑城,为植所败”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钦州路置,属广东行中书省。治所在安远县 (今广西钦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钦州、防城港二市及灵山县等地。洪武七年(1374) 降为钦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钦州路置,治
1946年8月陕甘宁边区由山阳、商南二县析置,治所在竹林关(今陕西丹凤县东南竹林关)。1948年8月裁撤。旧县名。豫西解放区设。1946年由山阳、商南两县及丹凤县部分地区析置,治今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。
明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五十里飞虹乡 (松溪堡)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2引 《边防记》: “松溪堡附近黑苦七族番众二千有奇。嘉靖间攻围堡城,绝我饷道,要我重赂乃解。”
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于此置三角独山州州同。1913年改为三合县。1941年与都江县合并,改设三都县。1956年改为三都水族自治县。
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之君山。宋范致明《岳阳风土记》 引 《湘州记》: “君山上有美酒数斗,得饮之即不死,为神仙。汉武帝闻之,斎居七日,遣栾巴将童男女数十人来求之,果得酒。进御未饮,东方朔在旁窃之,帝大怒
唐方镇名。中和二年 (882) 升蔡州防御使置,治所在蔡州(今河南汝南县)。乾宁四年(897) 增领申、和二州。后废。(1)唐方镇名。中和二年(882年)置,治蔡州(今河南汝南县)。后废。(2)北宋建
在今河北赵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赵州:“平棘山有二:在州城北者曰大平棘,在城南者曰小平棘,皆去城百步许,山顶平而多棘,故以名山,汉又以山名县。”
在今广东阳山县西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阳山县: “有铜坑铜场。”
即今云南宾川县西南三十五里宾居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清初改金峒安抚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五十六里金洞司。雍正十三年(1735) 废。清初置,治今湖北省咸丰县西北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废。